过好三道关 动漫加快走出去需下“慢”功夫

16.10.2018  13:22

        10月12日至13日,在南京市江宁区举办的2018动漫产业“走出去”合作论坛上传出消息,截至目前,中国动漫游戏企业已与“一带一路”沿线50多个国家的电视台或企业机构在创意研发、生产制作、发行播出、投融资等方面展开合作。中国动漫“走出去”脚步加大。

        全世界都想看“中国动漫

        论坛刚开始,中国动漫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庹祖海就晒出“国家队”成绩单:52集动画片《彩虹宝宝》在加拿大电视台首播,目前已发行30多个国家;《熊猫和小鼹鼠》《孔小西与哈基姆》等合拍电视动画片广受海外市场好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多部中国动画电影在海外公映;奥飞等多家公司与海外公司展开股权投资合作……截至目前,中国电视动画年出口量已超过1400多个小时。

        “以前是‘中国展播周’的形式,集中在一个时间段放完就没有了。现在是固定时间固定栏目,很多都是首播剧。”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郑葵说,今年7月,中国缅甸合作的《中国动漫》栏目开播。原创动画《家猴壮壮》一经推出反响热烈,对方主动提出将每周播出两集增加到每周六集,“壮壮”成为风靡东盟国家的卡通明星。他们正与缅甸、柬埔寨、老挝等国电视机构联合打造“中国剧场”,每年中国动漫播出量将达到400集。

        “毫不夸张地说,全世界都想看‘中国动漫’。”上海今日动画董事长张天晓说,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大闹天宫》就风靡全球。近年来,主打中国元素的《功夫熊猫》《花木兰》成为全球动漫新IP。东方元素、东方哲学、东方故事,正成为全球动漫迷的兴奋点。

        “中华小子”要闯“三道关

        近年成功“走出去”的中国动漫代表作之一,《中华小子》以浓浓“中国风”征服法国戛纳电影节,在700多部全球参展作品中浏览量排名前五,迪士尼、福克斯等国际巨头公司争相购买。作品主创者、有着30多年动漫从业经历的张天晓认为,原创故事、东方文化和全球视角,是中国动漫走出去必须要过的三道关。

        “我经常做大赛评委,发现有很多号称原创的动画片,里面的故事和人物造型都是在‘山寨’日本、韩国的作品。”张天晓说,目前中国动漫产业技术和资本的集聚度,在全球业界都有优势,短板就在原创上。要么几十年只啃一部《西游记》,要么大量的作品在创意、风格上模仿别人,这样的作品一旦播出就会面临知识产权诉讼,还怎么走出去?

        把一部《超级飞侠》卖到全球130多个国家的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姜聪则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告别中国文化的“符号化”?“好莱坞拍《功夫熊猫》为什么成功?它不仅有宫殿、功夫这些西方熟悉的中国元素,还把中国功夫提高到哲学思想的高度,用武学的美感取代了暴力,提炼了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内涵。” 姜聪说,中国动漫产业要注重从全球视角来讲述东方文化,展现东方故事中的哲学理念,进而创造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

        “我们的动画在外国电视台播出,对方明确提出要求,剧情要向孩子们传递积极向上的精神,能帮助青少年掌握知识,表达对生态保护、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内容主题。”郑葵说,中国动漫要有国际视野,学会国际化表达,才能打造出柯南、狮子王、海绵宝宝这样的全球动漫IP。

        “马蹄疾”尤需“慢功夫

        为进一步发挥动漫在“一带一路”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中的先导作用,今年5月,一项由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支持的“中国动漫品牌海外推广工程”启动,将联合国内知名动漫品牌,融合“互联网+”新型业态和营销渠道,推动中国动漫“走出去”,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走出去”不能简单地一哄而上。庹祖海建议国内动漫企业勤练“内功”,一是把中国文化精神与国际接受习惯进行对接。要把优秀的中国文化精神用动漫方式和标识加以提炼和展示,充分注意尊重和适应不同国家文化的特殊性,采取合作生产模式,用普遍喜爱的叙事方式进行创作,促进国家之间的民心相悦相通。二是把中国产品与国际运营模式进行对接,共同开拓适应性更广的商业模式,满足不同国家企业的多样化需求。三是把中国动漫的产业要素优势与国际市场需求进行对接,合作共赢。

        “中国动漫走出去,‘马蹄疾’尤需‘慢功夫’。”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陈芳华提醒,动漫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尤其严格。在很多国家,除了原始创意、主角形象、故事来源等,甚至对字幕字体有无授权、人物形象是否“换皮”等细节都严格审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冲突适用规则也不尽相同,走出去之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调研准备,规避法律风险。(王世停)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