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联韬奋书店 年夜里的读书人

25.02.2015  12:35

 
  羊年正月初四晚8点,北京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

              店外人影稀少,鞭炮声时断时续;店内灯火通明,购书读书人着实不少。

              1700多元、400多元、230多元、500多元,不过10多分钟,好几拨结账的顾客,拎着一摞摞打好包的图书,心满意足地离开书店。

        “我们昨天才开门营业的,读者挺多。昨天白天的销售额达到5万多元,夜间销售额也达到1万多元。”书店值班主管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即便是春节放假,书店的销售也一直不错。记者在这里看到,除了靠窗一边坐着阅读的人外,还有不少读者或坐小板凳、或席地、或倚墙、或站立,没有喧哗、没有交流,大家都在静静地阅读。

       在地下一层文学类图书区,记者跟一位姓刘的女士轻声地交流起来。刘女士是带孩子来看书的。孩子上小学四年级,正在读《哈利·波特》系列小说,而她在读《袖珍中国史》。刘女士告诉记者,读书也是一种休闲,今年春节没出去玩,就利用这些时间来读读书。刘女士家住在东四附近,离三联书店、王府井书店和北京图书大厦都近,但她更喜欢来三联,“这里安静得多,更适宜选书、看书”。

            妻子在前面选书,丈夫在后面拉着购书筐,里面已经放了几十本书。海女士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读博士,学动画专业。海女士说,大年初四就和丈夫着急出来买书,主要是为写毕业论文做准备。为了早点买书,海女士初二就从唐山的婆婆家赶了回来。她觉得,三联书店的图书专业性强,她需要的不少都能买到。但很遗憾的是,有本《体验经济》的新书,这里也没有了。

       在书店,记者还注意到一位身材魁梧、却梳着辫子的男子,抱着10多本图书在店里转着。这位张先生是做设计工作的,住在北四环望京附近,也是三联书店的常客。当天下午4点多他就到书店了,给自己精心挑选着爱看的书,有张允和的《最后的闺秀》、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他说,自己喜欢三联,喜欢这里的书,更喜欢这里安静的氛围。

              晚上9点半左右,进入三联书店的人流又形成了一个小高峰,短短的十几分钟里,就有20多人进入书店。有老年夫妇,也有年轻情侣,还有三口之家,而更多的是一个个独行的年轻人,他们在书店里寻觅、翻阅。

            晚上11点多,海女士和丈夫已经带着花了1900多元钱、装了满满3个布书袋的书,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刘女士母女俩还在安静地阅读着,享受这特别的快乐;张先生也还没有离开书店,买书让他错过了晚饭。而此时,记者也拎着300多元钱的图书,趁着夜色,伴着鞭炮声离开书店,打道回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