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闸区试点“三所共建”公共法律服务模式取得实效

27.05.2016  19:03

                  近年来,港闸区司法局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覆盖,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提升服务效能。面对基层力量薄弱、手段单一、合力不强的现状,该区积极探索依法治理新路径,在秦灶街道试点推出司法所、律师事务所、派出所“三所共建”模式,协同开展社会维稳、法治宣传、人民调解、涉诉涉法案件评估等各项工作,拓宽了司法行政公共法律服务思路,提高了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促进了辖区的和谐稳定。该模式自2015年实施以来,基本工作路径已形成,并取得明显成效。

              一、律师双向参与公共法律服务,构建对接桥梁。律师事务所在司法所设立律师工作站,司法所在派出所设立公调对接工作室。“一站一室” 均设置律师工作岗,由律所选派律师常驻办公。在街道政法中心设立“三所共建”办公室及调解室、合议室、涉法涉诉评估室、法律援助工作站、交流室。明确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共建工作19项具体职责。通过三方联合共建,成功化解浴室老人意外死亡案件、江海佳苑安装工坠亡等重大人身伤亡案件和桂花小镇开发商与购房户群体性事件。2015年度,全街道无一例意外重大伤亡事故引发纠纷升级,无一例非访事件。

              二、律所提供法律专业培训支持,提高处置能力。司法所、派出所人员工作职能各有侧重,在法律知识素养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与实际需求产生落差。例如司法所在调解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及工伤赔偿等纠纷中,存在法律应用困难或对现行规定掌握不清的情况;派出所民警的法律知识结构尚有局限,有时不能达到警务处置专业、精准水平。为提高两所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法律知识,由律所负责开展定期专业法律知识培训,拓宽工作人员专业法律知识面,提高专业水平。2015年以来,共开展培训5场次,受训人数达到300人次。派出所接处警民警遇疑难复杂警情第一时间与律师电话联系,咨询相关法律知识,或邀请律师到场先行介入释法分析,派出所再行处理。

              三、法援服务特殊人群实现隔空对接,加强权益保障。对于涉及未成年人、孤寡老人、涉外人员等特殊人群治安或刑事案件,由派出所告知当事人法律援助相关政策,同时将案件情况反馈到司法所,对于可以施援的当事人直接到司法所填写申请。再由区法律援助中心审核指派律师介入案件。通过派出所工作人员对法律援助工作政策的及时释明,拓宽了法律援助服务面和知晓度,使更多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获得法律援助。同时提早实现律师介入特殊人群所涉案件的时间节点,增加权益保障力度。

              四、实施 “第三只眼”专业法律监督,提高法治公信。通过日常群众接待、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处警支持和矛盾纠纷联合调解等工作中了解到的司法所工作情况及派出所执法情况,律师事务所从第三方社会专业机构的视角,对司法所工作专业化、正规化、职业化水平提出建议,同时对派出所执法情况开展定期评估,促进其执法规范化、程序合法化、证据逻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