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聚焦"三农"改革 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24.12.2014  18:41

  原标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聚焦“三农”改革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肖中仁):为期两天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3日在北京闭幕。会议指出,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目前仍是突出的“短板”,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

  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总结了2014年农业农村工作,研究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部署明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指出,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会议强调,要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对此,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分析说:“农业的首要任务就是粮食安全,所以说我们在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肯定要把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粮食安全实际上是整个国民经济给农业赋予的职能,粮食安全不仅是农业工作做得好不好的重要标志,也直接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能否稳定,能否健康运行发展。现在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的粮食已经“十一连增”,主要农产品供给很充分,接下来,2015年重点任务是调结构转方式,把稳粮作为2015年工作的主线。”

  会议还提出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五项举措。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二是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四是加大农业政策和资金投入力度。五是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李国祥认为,尽管农业现代化一直在推进,但从中国当前的经济全局角度来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更具特殊性和迫切性,“农业现代化在我们国家实际上一直在推进,从整个工业化、城镇化等全局角度来看,农业现代化具有特殊的意义,主要是从整个工业化、城镇化角度上来看,我们还需要更多优质丰富的农产品的供给,所以必须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从整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来看,我们要让农民增收,只有农业现代化才能让农民收入增长更有保障;从我们现代面对国际市场,只有我们提高了农业的竞争力,才能够抗击国际市场对我们的冲击。

  李国祥还透露,中国政府已经承诺未来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只增不减,强化金融投资“三农”将是政策着力点,目前中国已经探索了定向奖励,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力度,贴息等方式,就是要调动金融机构对“三农”的投资力度。

  会议还指出,挖掘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的消费潜力,可以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落后,有巨大新增投资需求,用好这个空间,可以更好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可以形成很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认为,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对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农村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农民是一个我们未来消费增长的巨大潜力所在,无论从绝对人口,还是从未来增长潜力,特别是最近几年,农民的可支配收入增速远远高于城镇居民增速,高于经济增速,高于财政收入增速,这块的消费潜力是非常巨大的。未来我们要想稳增长,激发有效需求,就需要进一步挖掘和释放内需的潜力,未来内需潜力最大的就是在农村,是农民。

  分析指出,在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作出部署之后,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或将连续第十二年聚焦三农,继续深化这些改革措施和政策。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原标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聚焦"三农"改革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稿源:环球网

  作者:肖中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