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再降11.7%(图)

18.04.2015  14:04

龙虎网讯 财政部17日公开的今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显示,2015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预算63.16亿元,这一数据比去年年初预算减少8.35亿元,下降11.7%,其中公车改革带来公车经费下降16.2%。

4月17日,中央政府部门迎来了新预算法实施后的首个预算公开日,各部门在其网站公布各自2015年的部门预算,财政部也一并公开了中央本级2014年“三公经费”预算执行和2015年预算安排情况。

数据显示,2015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63.16亿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19.38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34.59亿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0.93亿元,公务用车运行费33.66亿元),公务接待费9.19亿元。

财政部预算司有关负责人指出,今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比上年下降较多,主要是因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下降较多。2014年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基本完成,除保留必要的专业技术用车、执法执勤用车等以外,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因此,2015年中央本级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预算比上年下降16.2%。

此外,数据显示,2014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执行数为65.66亿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17.08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39.38亿元(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5.72亿元,公务用车运行费33.66亿元),公务接待费9.2亿元。比2014年年初预算减少5.85亿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减少2.68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减少1.89亿元,公务接待费减少1.28亿元。

财政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央在部署今年预算安排时明确提出,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推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制度落地生根。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中央各部门“三公”经费预算,按公车改革规定相应核减公务用车经费。继续清理“吃空饷”、超编进人等。

去年

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执行数 65.66亿元

因公出国(境)费 17.08亿元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39.38亿元

公务用车购置费5.72亿元

公务用车运行费33.66亿元

公务接待费 9.2亿元

今年

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 63.16亿元

因公出国(境)费 19.38亿元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34.59亿元

公务用车购置费0.93亿元

公务用车运行费33.66亿元

公务接待费 9.19亿元

再晒“细账” 中央部门有哪些新动作

17日,2015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大幕全面拉开,超过90个中央部门再次晒出自己的预算“细账”。新预算法实施后部门预算公开“首秀”,中央部门有啥新动作?有啥新信息?

以前看不到的,哪些能看到了?

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2015年1月1日,新预算法正式施行,第一条中就开宗明义对预算公开提出硬要求,也让中央部门的预算公开更规范、更丰富。记者通过查阅一些中央部门网站发现,预算公开的表格由上年的6张增加到8张,首次增加了财政拨款收支总表和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中央部门预算公开加了很多必要的“情况说明”,比如机关运行经费情况、政府采购情况、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预算绩效情况说明等等,这些都是首次出现。

以前看不懂的,哪些能看懂了?

看不懂”。虽然中央部门预算公开已经好几年了,但一些老百姓仍有这样那样的疑问。

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这两个专业术语,在预算公开的“看得懂”上至关重要。举例来说,按功能分类,“教育”对应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等,显示“钱干了什么”;按经济分类,则要分别列出多少用于教师工资、房屋建设、教学设备、修缮等,显示“钱去哪了”。

此次公开中,中央部门的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中,“工资福利支出”中的“基本工资”“社会保障费”“助学金”“购房补贴”等,“商品和服务支出”中的“办公费”“印刷费”“水费”“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等赫然在列。

该减的“三公”经费,减了吗?

三公”经费的公开,一直是普通百姓的关注焦点,那么“三公”经费究竟减了吗?

从各个部门来看,公车费用的确都是削减的大头,以国家税务总局为例,2015年“三公”经费预算数比2014年减少28714.78万元,降低16.19%。其中: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减少27402.04万元,降低20.09%,公务接待费减少1312.74万元,降低3.33%,因公出国(境)费持平。

从细化公开的角度,中央各部门的“三公”经费公开中,都将公车费用细化公开为“公务用车购置费”和“公务用车运行费”。“公务车费用的下降是因为去年全面推进公车改革的原因,这是通过制度变革实现的,不是靠一纸禁令,是改革的成果,有制度上的长期保障的。”相关人员说。

贯彻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有关要求也是“三公”经费减少的一大原因,例如,审计署2015年“三公”经费预算中,国内接待费76.19万元,比2014年预算降低62.42%。

三招教你看门道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政府部门的支出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必须睁大眼睛看仔细了。那么,面对句句晦涩的术语,“三招”让你看细预算公开的门道。

第一、看表,要上看下看。所谓一表胜千言。

第二、情况说明,千万不要错过。这些说明经常会蕴含十分重要的信息。比如,财政部“三公”经费情况说明里介绍,2015年“三公”经费比2014年增加了1560万元,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2015年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筹备成立的关键之年,赴外协商谈判工作任务增加,相应增加出国经费预算。

第三、看关键词。比如出现工资福利支出、办公费、咨询费、公务接待费等就应该仔细看看了,因为一般这些领域受到质疑较多。此外,人均、负债等信息也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也是今后预算公开的方向。

来源: 扬子晚报   编辑:李袆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