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不离不弃精心照料 丈夫瘫痪9年重新站了起来

20.01.2015  10:52

   中国江苏网1月20日讯 (记者 徐其崇 通讯员 陈明华)在宿城区陈集镇曹桥村,只要提起68岁的杨井娥,当地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说若不是她多年来精心照顾,其瘫痪多年的丈夫曹玉宏就活不到今天。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杨井娥家中时,看到她正在给老伴曹玉宏洗衣服。面对记者的采访,杨井娥连忙起身说:“自家人服侍自家人是应该的。

   丈夫突发病成瘫痪

  2006年腊月的一天上午,正在家里哄3岁孙子玩的杨井娥,忽听厨房里传出摔盆的声音,她赶紧奔进厨房,看见丈夫曹玉宏已倒在小桌子旁,双目圆睁,脸色难看,不能言语。杨井娥不知是何原因,急忙给村医高新明打电话,并向他简要说明了曹玉宏的症状。高新明闻讯后立即骑摩托车很快赶到她家查看,怀疑是脑血管出了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为了争取最佳治疗时间,防止脑出血,高新明让杨井娥拨打120急救电话,用救护车将曹玉宏送到了市区一家医院进行抢救。

  经过检查,曹玉宏的脑血管被堵住了,待病情得到基本控制后,曹玉宏被安排住院。第二天上午,在苏州打工的儿子匆忙赶到医院。听说母亲一滴水未沾,一夜未合眼,一定疲惫不堪,便劝她回家休息几天,这里由他照顾,但杨井娥怎么也不动身。曹玉宏在医院住了26天,但其病情仍看不出明显好转。

   不离不弃照料丈夫

  曹玉宏从此不能说话,只能躺在床上,杨井娥便找主治医生咨询。医生告诉她,这种病现在挺普遍,恢复起来比较缓慢,要想治愈非常困难,主要靠慢慢调理,让病人增强免疫力,但以后因各种诱因随时都会复发,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杨井娥听了这番话很是失落,心想既然这样,何必还住在医院呢?

  于是,杨井娥租车将曹玉宏拉回家里,但治疗工作仍然继续。遵照医生意见,除了定时给曹玉宏口服药物外,杨井娥还将村医请到家中给丈夫挂水,活血化瘀,疏通血脉,控制血压,避免血小板聚集。但由于多种原因,曹玉宏的病情时好时坏。从2007年开始,曹玉宏每年至少要住院两次,每次少则十几天,多则一两个月。除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外,每月还要花两三千元。过去有儿子、儿媳在外打工,如今杨井娥不能给他们带小孩,儿媳也就不能出去赚钱了,家庭负担明显加重。

   丈夫重新站了起来

  服侍病人是一大难事。首先是每天吃饭、服药,由于曹玉宏不能自理,不仅需要人喂,料理大小便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杨井娥每天要帮曹玉宏翻3次身,为防止生褥疮,还要经常给他洗澡擦身。尽管如此,去年曹玉宏身上还是长出了脂肪瘤子,小的如手指头般,大的如鸡蛋,有时压到碰到让曹玉宏常感疼痛,杨井娥为此忧心忡忡,经常失眠。

  为了能让曹玉宏尽快好起来,杨井娥不仅在曹玉宏面前强装笑脸,逗他开心,还在饮食上精心安排,坚持荤素搭配,使其保持正常食欲。无论多么忙多么累,每天晚上杨井娥一定用热水给曹玉宏烫脚,并按摩脚心,促其血液循环。

  经过杨井娥多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悉心照顾,原先跟植物人差不多的曹玉宏于去年秋天起逐步好转,已经能与家人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了。现在,曹玉宏终于可以重新站起来了,还能扶床大小便,这也让杨井娥感到十分欣慰。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