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二代"创业有成设关爱基金 出资200万资助癌症患者

23.07.2015  13:07

  朱守军在基金会铜牌前留影。居小春摄

  中国江苏网7月23日讯 昨日上午,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朴席镇塔影村举行了一场特殊仪式,参加的全部是当地农民和一些孤寡老人。原来,当地一名农民的儿子靠着多年在外打拼挣的钱回来成立了关爱基金,用于帮助、关怀当地的癌症病人和需要特殊援助的人。

  出资200万元资助癌症患者

  昨日上午,朴席镇塔影村举行了朱永良基金会成立仪式,这是一个以当地农民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主要以关爱关怀当地的癌症病人和孤寡老人为主。这个基金会是由某农民的两位儿子发起,并以父亲名字设立的私人非公募基金会。

  “父亲患癌症去世了,生前告诉我一定要多关心癌症患者,多做善事。”基金会发起人之一朱守军告诉记者,他1973年出生在朴席镇塔影村朱庄组,后来随着做了半辈子农民的父亲到香港打工创业,先后从事过沐浴和美发行业,有了一定的积蓄。

  “后来父亲得了癌症,受到香港癌症基金会的关爱。这些年我赚了一点钱,也萌生为癌症患者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想法。”朱守军告诉记者,自从父亲去世后,他每年都捐钱给香港癌症基金会,这次他回到家乡后,决定拿出一笔钱关爱家乡的癌症病人。“我们这个基金完全是自发行为,不接受企业和外人捐赠,完全由我们兄弟两人拿出钱来资助癌症病人。”对方介绍,这个基金是他们兄弟两人出资200万元设立,每年拿出不低于20万元资助当地的癌症患者、孤寡老人和残疾人。

  召集同学和发小

  成为关爱癌症患者志愿者

  “朱守军是土生土长的塔影村人,这次他能拿出一笔钱关爱家乡的癌症病人和孤寡老人,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塔影村党支部书记刘春雷告诉记者,塔影村有2303人735户,其中五保户14人、低保户46人、残疾人67人、70岁以上的老人322人、癌症病人25人。“这些癌症患者和孤寡老人生活很困难,当时朱守军和我说起这个事时,我很感动。”经过3个月的筹备,这个基金会就成立了,主要帮助对象暂定本村癌症病人,不分男女,只要是本村人,30岁以下的病患者给予3000元的资助,31岁-59岁的病患者给予2000元的资助,60岁以上的病患者给予1000元的资助,每人只可申请一次。此外,逢年过节,还会拿出费用走访癌症患者和需要特殊援助的人群。

  “这些钱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杯水车薪,但钱对于癌症病人和孤寡老人来说,其实并非是最主要的。”朱守军说,父亲在2005年被查出患有癌症之后,一直闷闷不乐,但受到了香港癌症基金义工的帮助。香港癌症基金会除了提供一些免费治疗,更多的是为受癌症影响的患者及其亲友及照顾者提供免费资讯、专业指导及朋辈支援服务。

  “我们劝说他要乐观,但效果不好,义工定期上门做心理辅导,让他开朗了许多,经过4年多与癌症抗争,他在2009年过世了。如果没有那些义工的心理辅导,也许父亲活不到那么长时间。”朱守军说。

  “这次我还召集了小时候的同学和发小,成立同学会,让大家参与进来,共同关爱癌症患者和残疾人。”朱守军说,“目前国内的志愿者组织还不成熟,专门关心癌症患者的志愿者协会很少,这次我们还将一些同学组织起来,让大家一起来关爱癌症患者和残疾人。

  希望更多义工参与

  通过更大的平台帮助他人

  “我也希望更多的扬州义工能加入进来,共同关注癌症患者。”朱守军告诉记者,他知道扬州有不少爱心组织和义工群体,虽然这个基金会不接受外界的捐赠,但可以让更多的义工加入进来一同关爱癌症患者和那些需要特殊援助的人,希望比如护士、社工、营养师、艺术治疗师及有心理治疗特长的爱心人群能够加入进来。

  “因为资金有限,目前我们关爱的人只是塔影村的癌症患者和需要特殊援助的人,未来我们将这个范畴扩大到整个朴席镇乃至整个扬州市。”朱守军说,这次行为是个人行为,不接受募捐和资助,所以主要靠兄弟两人自掏腰包,如果将来走上正轨,可以将支援的范围扩大。

  “我有一个梦想,希望帮助更多的癌症患者,让他们得到经济和心理的双重关爱。”朱守军说,他虽然在香港多年,也经常看电视节目“中国梦想秀”,他梦想有一天也能登上这个舞台讲述自己的故事,通过更大的平台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通讯员陈永婷彭丽

  记者居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