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万村屯变绿岛——广西“村屯绿化”新成效系列报道之一

12.10.2015  09:22

  一项大手笔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八桂大地蓬勃开展——分为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幸福乡村4个阶段的“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目前正在“生态乡村”建设阶段,全区数万个村屯正变得绿起来、美起来。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指出:“生态乡村活动是清洁乡村活动的深化和拓展,是清洁乡村活动的升级版……开展生态乡村活动,我们确定以‘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3个专项活动为主要抓手。”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牵头的“村屯绿化”专项活动在2014年11月迅速启动,特别是林业厅新任厅长黄显阳到任后,将“村屯绿化”工作摆在首要位置,活动快速有序推进。

   “保种保活,务求实效”   “要继续认真督查,强化管理,保种保活,务求实效。”这是彭清华不久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呈报《关于全区“村屯绿化”专项活动推进情况的报告》上的批示。

 

  今年上半年,广西全区自治区级绿化示范村屯已有4470个村屯开始施工,占2015年计划任务5000个的89.4%;竣工3670个村屯,竣工率73.4%。一般村屯已有4.81万个村开始施工,占2015年计划任务5.58万个的86.2%;竣工4.25万个村屯,竣工率76.1%。全区村屯新种植果树和绿化苗木1018万株,新增绿化面积8万多亩。

  在广西各部门中,林业部门任务最重。2015年绿化任务为3869个村屯,包括本部门任务3500个村屯以及由林业部门作为实施主体的228个贫困村和141个移民村。林业部门村屯绿化已经竣工村屯3101个,竣工率80.1%,在各部门中竣工率最高。彭清华的批示给广西林业部门和各地带来巨大的鼓舞和激励。

   “村屯绿化是群众的事,让群众自己做主”   “广西在‘村屯绿化’专项活动中坚持突出群众主体,坚持群众的事让群众自己做主。”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厅长黄显阳向《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强调广西的这一创新做法。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件令人惊讶的新鲜事:河池市南丹县让所有绿化示范村屯“自下而上”自愿申报绿化项目,而不像往常那样派“任务”、下“命令”。申报成功的村屯,由县林业局初步确定种植规模和地点,并在完成初步作业设计后反馈给群众,征求群众意见,修改完善后报市林业局审批,并根据实际选取不同实施主体具体实施,保证村屯绿化效果。这一大胆创新让当地群众切实感到自己是村屯绿化的主体,是新栽树木的主人,也是绿化效益的享有者,因此得到他们的一致称赞。

  顺应和满足群众对生态的需求,是广西村屯绿化突出群众主体地位的又一体现。广西成千上万的村屯,都有一些高大的古树名木庇护,村民们喜欢在大树下休憩、交流、锻炼,欢度乡村时光。贺州市、崇左市的村民就习惯在村头的大树下休闲娱乐。在村屯绿化中,这两个市顺应村民需求,依托村里保存的古木大树、山体风貌和水源等自然条件,建设起了村级休闲小公园。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的瑶族村民对村屯绿化带来的生态福祉赞不绝口:“在村屯绿化中,政府帮助我们挖掘‘后龙山文化’,建成了一批森林风光优美又有文化底蕴的瑶寨。现在,我们休闲娱乐的环境更加舒适,生活也感到更加幸福了。”

  广大村民一直希望,绿化不仅要绿,而且要富。家园要绿化美化,同时也要致富乡亲。桂林市阳朔县引导农民在房前屋后和自家庭院发展“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用生态的方法改造乡村,发展生态经济。百色市田阳县根据群众需求,多种植芒果、扁桃等适合当地条件的果树,也在农民房前屋后和自家庭院发展“小果园”,发展庭院生态经济。这样,在村屯绿化中,群众享受到了绿和美,也看到了自己繁荣富足的前景。

  广西在村屯绿化中坚持“干部服务、农民主体”的基本原则,使村屯绿化工作实现了从“被动服务”到“主动融入”、从“政府帮”到“自己来”、从“要我种”到“我要种”的根本性转变,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村屯绿化”专项活动也建立了长效机制。

   “用机制解决用地和苗木难题”   “科学推进村屯绿化工作,必须解决好绿化用地和苗木管护这两个关键问题。广西在活动开展中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得到广大村民和有关单位的支持,绿化用地和苗木管护问题迎刃而解。”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厅长黄显阳深入调研、考察、指导广西各地村屯绿化工作,很好地解决了绿化涉及的各种难题。

 

  为落实村屯绿化用地,广西各地结合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拿出了奇招实招。南宁市整合改造闲置、废弃的集体用地,并与村民协商置换绿化土地,解决了村屯绿化用地问题。防城港市、贵港市向群众提供绿化苗木所有权,群众从中得益,同意让出土地,在进村公路两侧、房前屋后和村边空地种树,解决了用地问题。钦州市浦北县推行“公路果化”,在公共场所用果树绿化,培育良好的经济前景,由公共场所管理部门、种植户、镇政府三方签订合同,在土地所有权不变基础上,“谁种植、谁管理、谁受益”,拓展了绿化用地的内涵。

  村屯绿化了,新种的树木由谁来管护,怎样确保成活率?广西各地还是从创新机制入手来解决苗木管护问题。崇左市各行政村设立乡村建设驻村工作队员、村屯绿化管理员,对乡村绿化苗木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百色市田阳县露美村开展“美哉露美星级组户”评比,将村屯绿化纳入评比范围,激发了群众参加绿化和管护苗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桂林市临桂县、灵川县用利益杠杆激励村民参与苗木种植和管护,其中临桂县还对发展农家乐旅游的农户每户奖励1万元至2万元,带动他们投入资金来绿化美化自家的庭院。贵港市建立完善农村社区“一组两会”,即设立一个党小组、成立一个社区理事会、一个社区监事会,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村屯绿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村民都自主自愿参与村屯绿化,建立林木管护村规民约。

  广西许多市(县)都建立了村屯绿化管护责任制,健全了村规民约,实施了收益激励等方式,广大村民群众在村屯绿化活动中成为苗木管护的主力军,苗木种植质量和成活率提高了,长期保存村屯绿化成果有了机制保障。

   “抓点、面、片、带,加快生态产业融合”   “广西探索出了一种村屯绿化工作推进方式:一个亮点辐射一个示范带、一个示范带带动一个示范片区、一个示范片区引领整体推进。点、面、片、带结合,加快了广西农村生态产业的融合。”黄显阳告诉《中国绿色时报》记者。

 

  柳州市在“抓点”上很有特色。这个市在实施自治区级绿化示范屯的基础上,选出60个基础条件较好、森林风光美的村屯,增加资金投入,打造绿化示范精品,建设特色绿化村屯,发展特色绿色产业,惠及百姓,扩大了示范村屯效应。目前,柳州市柳北区下陶村、融安县坡伟屯、融水苗族自治县鲤鱼岩屯、鹿寨县查比屯等已经形成生态产业的整体效应。

  在“抓面”上,南宁市横县在全县建设9个综合示范村、20个村新农村,县级分别给予财政扶持100万元和20万元,并发动群众自筹配套30万元和20万元。贺州市在自治区级示范村屯的基础上,选择25个基础条件好、富有地域特色的村屯,财政配套1000万。贵港市从各县(市、区)选出25个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屯,打造一批村屯绿化精品,形成示范集群效应,助推了面上的村屯绿化在全市铺开。

  玉林市在玉东新区茂林镇“五彩田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将湿地公园、花卉产业园、国际南药园、会仙河公园等整合成片,在村屯建设樱花大道、自行车绿道、观光步行花道、樱花广场、唐苑、园林景观等,目前已种植“中国红”“广州樱”等不同品种的樱花,打造了52平方公里的“五彩田园”村屯绿化示范片,在“抓片”上收到了突出成效。

  桂林市则着重“抓带”。桂林市阳朔县围绕“一圈两区三带”“两核一带”“漓江东岸百里生态示范带”,打造漓江东线31个示范村。资源县打造“一路两区三江(河)66村屯”的生态建设重点区域。永福县打造“两区三线一江一路一带百村屯”绿化示范片。灌阳县打造“百里灌江”生态示范带。桂林市形成了系统推进村屯绿化、打造示范精品的格局。

  通过抓点、抓面、抓片、抓带,广西各地在村屯绿化中整合了资源,提升了绿化美化成效,也加强了生态产业的融合,一批经过精心绿化的村屯实现了“村在林中建,路在林中通,人在林中富”,成为发展乡村旅游、培植农村生态产业的小高地。

   “营造‘一个村屯一座绿岛’的生态美景”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指出:“‘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活动不是一阵风,不是心血来潮的权宜之计,而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建设新农村、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打造新风貌的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中国绿色时报》记者在采访中感到,这一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深得民心,契合群众利益。广西各地群众踊跃参加村屯绿化,为全新打造出来的生态家园由衷感到骄傲。对一些地方存在的活动进展不平衡、落实绿化用地难度大、绿化特色凸显不够等问题,广西的干部群众都表示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扎实推进这一涉及千家万户的重大工程。

  目前,广西全区各级、各部门已经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齐心协力推动活动深入开展”的格局。黄显阳说:“通过两年集中建设,预计到2016年底,广西各地乡村将普遍增绿,绿化美化水平将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效益显著提升,营造出‘一个村屯一座绿岛’的生态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