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劳模精神】之七:心系万家灯火的宁电守护者陈增强

08.05.2015  12:58

  中国江苏网5月8日讯(记者 程远)陈增强,男,1965年12月生,现任公司变电运维室变电运维五班班长。自1984年参加工作以来,陈增强始终如一地扎根安全生产工作一线,从一名普通值班员成长为一线班组长。多次荣获国网公司优秀班组长、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省市公司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在近30年的工作中,陈增强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正直率真的人格魅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心系企业安全生产,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立足之本。自担任变电运维五班班长以来,陈增强同志,狠抓安全生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原则,以强化班组成员安全意识为抓手,在多次重大保电,重大抢修工作中身先士卒,从根源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履行了宁电人对社会的庄严承诺,有力保障了南京城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险情,就是命令!如果说变电巡视是把脉问诊,那么事故处理则是救急救火。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故障排除,将电送上,让用户满意。”朴实的话语诠释了陈增强对责任的理解。

  2013年7月的一天,陈增强带着操作班成员从早忙到晚,连续的操作,班组成员们都累的筋疲力尽,可还没等他们喘过气来,当日晚上的用电高峰期,变运五班再次迎来新的“”验。虎踞变、新街口变等多处居民聚集区的变电站故障频发,变压器不堪重负,屡屡有“罢工”的危险。陈增强带领班组成员冒着酷热通宵作战,根据调度命令调整运行方式,当把负荷合理调配后,已是凌晨。第二天,顾不上前天夜里的疲惫,陈增强带领大家继续投入到了新的一天紧张的工作中去。对陈增强来说那是一场精力与体力的极限挑战。足足一个多月迎峰度夏的高温日子里,陈增强不分白天黑夜,坚持带班操作,平均每天休息时间不到六小时。

  2014年8月,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南京召开。此次保电也是国网江苏电力有史以来历时最长、规格和要求最高的供电保障任务,陈增强所在的变电运维五班所辖的南京城中及城北17座变电站承担了110千伏新街口、龙江等13座变电站的保电任务,其中特级保电变电站6座、一级4座、二级3座,主变压器26台、输配电线路46条,全力保障五台山体育馆、龙江体育馆、玄武湖铁人三项赛场等重要场所的电力供应班组只有23名运维人员,陈增强深感责任重大,为确保青奥盛会电力保障工作万无一失,实现“零差错、零闪动、零投诉”目标,7月上旬开始,陈增强便抓紧时间对13座变电站供电范围内进行了负荷分析以及人员值守应急调配分类,并迅速拿出3套保电运行预案,及时将预案与市公司整体方案进行了对接。随后,细化了3套保电预案中的12条具体的操作措施。7月中下旬在省、市公司组织的保电预演活动之后,他当即结合13座变电站的实际,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又进行了预测,同时将预测后的6条保电措施,在每个站内进行了岗位和设备上的分解,形成一点一案。针对保电过程中任务重、休息难、洗漱难等多种困难,陈增强一方面安抚大家情绪,采用“上一休一”的工作模式建立一支召得齐、拉得出、打得响的保电队伍,一方面统筹安排,形成了正副班组长、值长、正、副职运维人员之间的保电运行网络,做到设备运行落实到人,工作措施落实到岗,通讯联络落实到位,后勤保障服务到家。为保证青奥会期间的万无一失,他顾不上连日工作的辛苦,多次利用休息时间,对保电设备进行了多次详细、周密的检查,并开展红外精确测温,同时与检修配合对重要设备进行超声波、超高频局放检测,展开拉网式排查治理活动,消除设备隐患32起。他还带领全班组人员对13座变电站的一点一案进行了演练,组织开展了6次值与值之间的互查,模拟操作,不断完善保电细节。他对每天的运维工作情况,坚持进行总结和反思,自我加压,不断提高班组对突然发生情况的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

  在青奥圣火燃烧的13个日日夜夜里,陈增强几乎放弃了全部休息时间,他与当值运维人员一起值班,陈增强领导着他的团队一方面重点加强对保电设备的监控和巡视力度,把设备的巡视工作由一天4次增加为一天8次,做到决不放过任何隐患;另一方面陈增强积极配合保安人员对变电站的巡逻和保卫,防止外部恶意破坏。与此同时,陈增强还对值守人员工作条件非常关注,确保大家驻守变电站期间饮食住宿无忧安心保电。正是这样一支召得齐、拉得出、打得响的保电队伍,在整个青奥会期间全力以赴,确保了青奥比赛和训练场馆、酒店、定点医院以及文化场馆的零差错、零闪动、零投诉。

  据统计,陈增强在青奥保电期间,累计加班8个班次,共计196个小时,他用辛劳和汗水确保了整体青奥保电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2014年的新增古平岗变110kV宁岗1、2号进线、新增中保变1、2号主变变一侧中性点避雷器、新拼上海路10kV脑医2号线开关柜、玄武变综自改造、所辖变电站开关柜开仓清扫检查、排水泵安装、智能锁具安装、变电站整体出新、标准化建设等扩建、技改以及修理维护工作当中,陈增强发挥严细实的工作作风,事先详细制订风险预控措施并传达至班组每一位成员,把抓现场、抓运维管理、抓培训和应急管理措施排在首位,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可控、在控。

  越是繁忙,越讲安全,据悉陈增强所在的变电运维五班已创下连续安全生产1460天的良好记录。

   真情凝聚班组员工,悉心体恤问寒问暖

  陈增强在平时的工作中与员工们勤配合、齐动手,一同绘制安全用具定置管理图、张贴办公用品统一标签、规范班组资料编写标准、确定班组物件摆放位置,在共同劳动中悉心观察,在协同合作中增进了解,渐渐与组员打成一片。

  他还定期开展五必访和谈心活动,与每位员工敞开心扉、深入交流;组织员工家属座谈,了解员工的过往经历与家庭生活;大力开展“寻找身边闪光点”活动,增强员工之间的认同度,使员工相互关心相互包容,凝聚团队强大合力。他以身作则带队伍,在员工成长过程中起到正面引导、积极指导、及时疏导、严格督导的“四个导向”作用,为企业发展增添活力。

   砥砺奋进追求卓越,努力提升专业素养

  班组标准化建设成效初显、团队精神凝聚得力,陈增强又将目光转向员工专业素养的提升。在他的推动下,班组员工人手一本“口袋笔记本”,实时记录工作中的所学所悟、所感所得,在班组“每周一问”的活动中进行互动交流、实现共同提升。班组还创建了“班组学习FTP”信息平台,建立电子图书馆和学习资料库,定期开展学习活动,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

  班组25名成员由2名工作不满5年的“成长型”员工,11名工龄介于5年至20年之间的“骨干型”员工以及12名工作20年以上的“成熟型”员工组成。陈增强准确把握不同时期的员工特点,开展“骨干带新人、骨干增技能”活动。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的工作,由技术骨干带领“成长型”员工进行,在实际工作中提升新员工的理论与实践水平,打造成才快速通道。同时,班组管理工作由“成熟型”员工向“骨干型”员工倾斜,增强技术骨干综合能力,拓宽其发展空间,实现个人发展与班组发展的“双赢”。在他的带领下,班组的整体技能水平突飞猛进,班组员工参与《缩短设备维护后倒闸操作时间》QC课题发布,荣获江苏质量管理小组成果交流会一等奖。

   开拓进取创新创效氧气班组屡获佳绩

  若是说起变电运维五班的特色管理经验,南京供电公司的生产人员无不对“氧气班组”印象深刻。什么是氧气班组呢?氧气寓意生命所需,平日里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如同变电运维班组负责变电站的日常维护工作,关系着千家万户却不被千家万户所知。陈增强抓住这一特质,创新地提出“氧气”班组的管理理念。他将运维班组的日常工作与“氧气”这一概念有效结合,集中体现班组氧气+运动→健康、氧气+营养→成长、氧气+大脑→智慧、氧气+互动→活力的丰富内涵。并且按照班组工作性质和重要性,陈增强采取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因班制宜的思想,逐渐建立了具有运维五班特色的管理模式,将运维五班日常工作程序化,形成了【定站管理、定人负责、定图巡视、定卡记录、定规操作、定点测温、定期轮换、定期试验、定时检测】的“九定管理法”和班组【精益10项管理措施、一个重点关注、8个重点录入、3个重点录音】的“10183”班组密码,以此来推动班组的精益管理,确保变电站的安全正常运行。

  “安全工具包”是陈增强带动班组全员,集思广益、勇于创新的另一个重要成果。包内收纳了手写工作票、备用电池等运维工作所需全部工具,在变电站事故处理和应急抢修时,缩短了宝贵的准备时间,提高了工作便捷度,实现工作效率与质量的双提升。

  安全工具包即是陈增强他不仅从细节入手,还从工作流程出发,针对电网运行的季节特征,动态调节工作量化指标,引导班组成员把握工作重点,提升工作效率;制定专业化分工、实行流水线作业,将工程验收流程进行细化分割,安排专人负责专项工作,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情牵南京供电,心系万家灯火,扎根基层三十余年,严寒酷暑保供电、灼日暴雨抢修忙,有人问过陈增强,这样的工作累吗?值吗?他只是笑了笑,淡淡的说道:“没有什么比让老百姓亮亮堂堂的用上电更值得的事情了。”是的,三十多年的一如既往,三十多年的风雨无阻,他早已习惯了云南路班组驻地里急促的电话铃声;习惯了抢修车风驰电掣般奔驰在南京城的大街小巷;习惯了365个日日夜夜的岗位坚守。他将人生与变电站同铸,让生命的激流随着绵延的银线奔腾、延伸,点亮万家灯火,也照亮了自己的美丽人生,在安全生产和班组建设的征程中为变电运维室、为南京供电公司写下了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原标题: 【弘扬劳模精神】之七:心系万家灯火的宁电守护者陈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