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210万元“服务券”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02.11.2015  15:10
            最近一段时间,江苏大学财经学院院长孔玉生带着一个课题组,频频过江前往丹徒区高桥镇。课题组成员都是企业管理领域的专家,去高桥做的是“出诊”的活儿。   作为全市乃至省内最知名的裘皮小镇,高桥境内有数以百计的裘皮企业,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直“野蛮生长”。近年在地方政府推动下,不少企业正谋求转型升级、做强做大。其中有5家企业和整个区域的裘皮产业集群,接受了孔玉生课题组的“诊断”。   企业的内部管理可以怎样完善,品牌战略应该如何加强,市场营销需要不需要调整?课题组的“诊疗方案”通常都切中肯綮,受诊企业每每获益匪浅。而让“医患双方”隔江精准对接的,是一张小小的中小企业服务券。   今年5月,镇江市经信委改变专项资金直接补贴企业和服务机构的传统做法,创新服务模式,推出“中小企业服务券”。该委中小企业处处长方莉介绍,这种创新服务的总体思路是:经信部门向中小企业发放“服务券”,企业可以用券向经过认定的服务机构购买服务,服务机构则凭券全额领取财政资金。   8月,镇江市经信委发布今年“中小企业服务券”购买的服务项目,包括开展“三百”工程企业管理诊断、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诊断和高桥裘皮企业(产业)诊断服务,并设立150单初创企业的创业补贴。“服务券”的总面值210万元,服务涉及我市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和企业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项目,“钱用在刀刃上”的意图十分明显。   项目发布后,接受服务企业的遴选和服务机构的招标同时进行。按照规定,每个项目招标后,最终要确定两家服务机构,从而保证企业的选择权。如高桥裘皮企业(产业)诊断服务项目,后来就由江大财经学员课题组和江苏省企业管理咨询协会两个机构中标。   选择企业作为服务券的发放对象,是一个地方政府和经济主管部门“条块合作”的过程。哪些企业成长性强,哪些企业做强做大后能带动整个产业发展?这些都在遴选考虑范围内,最终选出的企业针对性和示范性都很强。   不久前,高桥裘皮诊断项目的服务对象确定,9家企业和产业集群的牵头单位,各领到一张面值5万元的“服务券”。选中的企业去年销售额从1050万元到4134万元不等,都属小微企业,但也都是当地同行中的领头企业。透过这些企业,可以有效推动高桥裘皮产业的大发展。   推出“中小企业服务券”意义何在?镇江市经信委主任薛峰认为,作为一种“代币券”,“服务券”本身的优点是在财政资金兑付和服务双方接洽时相对方便,但更大意义在于是一种政府服务企业、推动发展的模式创新。   薛峰说,近些年,政府专项扶持资金多少存在利用效率不高、效果不彰等问题。“中小企业服务券”模式创新的首要意义,是其承载和强化了“政府购买服务”的理念,从而促进社会机构服务企业,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增强服务和扶持效果。具体到此次中小企业诊断服务,薛峰表示,当前不少企业还没有“借用外脑”发展的意识,“服务券”以免费方式进行了很好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