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每年1.1万人死于癌症肺癌胃癌肝癌是三大杀手

16.04.2015  11:58

  昨天,江苏省抗癌协会在山西路举行大型义诊,包括江苏省肿瘤医院在内的40余名国内顶尖专家,给市民免费看病。当天,建邺区卫生局在清荷园举行活动,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该市肿瘤大数据。数据显示,近5年,南京肿瘤死亡率总体保持稳定。通讯员  胥林花  王强平  实习生  唐欣然  现代快报记者  刘峻 

  数据看南京肿瘤 

  肿瘤死亡: 

  平均每年1.1万人 

  青少年癌症之首: 

  白血病3种癌症死亡率 

  逐年上升 

  南京市疾控中心慢病科专家统计发现,根据2007~2013年期间死亡数据显示,南京市户籍人口因恶性肿瘤死亡占到总人群死亡的近1/3。其中男性因恶性肿瘤死亡占男性总死亡的36.93%。女性因恶性肿瘤死亡占女性总死亡的26.15%。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大于女性。专家说,因肿瘤死亡,南京平均每年在1.1万人,这个数字一直比较稳定。 

  青少年癌症之首: 

  白血病 

  统计发现,2007~2014年南京市恶性肿瘤死亡的前十位死亡原因分别为肺癌、胃癌、肝癌、食道癌、肠癌、胰腺癌、胆癌、白血病、乳腺癌、脑癌。 

  其中男性肺癌为首位死因,膀胱癌进入前十位死因;女性乳腺癌为第六位死因,其余顺序与全人群死因一致。统计还发现,2007~2014年南京市恶性肿瘤死亡随年龄增大死亡率明显升高。各年龄段死因顺位略有不同。青少年人群的首位死因是白血病,其次是脑癌、肝癌和骨癌;25-44岁青壮年人群死因中肝癌排在首位,白血病为第四位。 

  3种癌症死亡率 

  逐年上升 

  统计显示,2007~2013年南京市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死亡中,胰腺癌、肠癌和肺癌的死亡率逐年上升,上升的速度分别为每年5.93%、3.28%和2.09%。而胃癌和肝癌的死亡率分别以每年2.95%和2.28%的速度下降。 

  专家说,这可能与胰腺癌、肠癌和肺癌的致死率高,治愈率低有很大关系。胃癌、肝癌与生活方式关系密切,比如不合理的饮食方式、大量饮酒等等,都会导致胃癌、肝癌发生几率增高。当生活方式改变后,比如冰箱普及、食物保鲜度提高等等,这些癌症的发病率自然下降。 

  肺癌已成 

  南京第一大癌 

  专家介绍,从统计来看,2010年以来,肺癌已经超越胃癌成为南京恶性肿瘤的首位死因。随着经济增长带来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以及吸烟率居高不下,肺癌的危害正逐渐显现。其中大气污染和烟草控制无疑是中国控制肺癌及其他众多公共卫生问题的关键所在。 

  癌症可防可控 

  死亡率基本稳定,可防可控 

  2007~2013年南京市恶性肿瘤死亡率基本保持稳定。而分年龄组讨论时,各年龄组的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说明肿瘤的高发病和高死亡目前很大程度是由于人口的老龄化导致,并且随着医学的发展,肿瘤是可防可治的。 

  江苏省肿瘤医院院长唐金海说,近十年来乳腺癌治疗取得的成绩较为明显,早期患者治愈的可能性变得更高。中晚期患者在个体化治疗的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果显著。“乳腺癌”不再成为一个令人闻之色变的名词,基本能实现可防可治。患者的生存期、生活质量都有所提高。 

  专家说,再比如肠癌,有研究显示,在45-74岁人群中,每2年开展大便隐血实验筛查能降低15%-18%的结、直肠癌的死亡风险。我国开展的一系列肠癌的早诊早治项目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建议积极开展肠癌防制的健康教育工作,推进肠癌高危人群的早诊早治,可减少人群中肠癌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听听专家怎么说 

  健康体检不等于防癌体检 

  昨天上午,40余名知名肿瘤专家,免费给公众看病,专家建议,特定人群需要做防癌体检,而不仅仅是普通体检。 

  经历过普通体检的人都有同样的感受,就是人特别多,医生看病有点像流水作业,检查得并不仔细,这就容易忽略掉一些不太明显的症状。但是,很多癌症早期并没有典型的症状,甚至没有症状。比如肺癌早期的症状就是咳嗽、咳痰,而有抽烟史的人多少都会有这些症状,但当出现胸痛、咳血、高烧不退等症状时,肺癌多半已经是晚期。 

  另外,早期肿瘤的体积非常小,如果它在体内的位置比较隐蔽,那么在常规体检中很难被发现。普通体检只有基础检查项目,内科、外科,血、尿常规,胸片等,这样的体检没有针对性,癌症的早期症状可能会成为漏网之鱼。 

  “普通体检只是健康体检,查的内容比较基础,如果有异常,还要做进一步的检查。”  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肿瘤医院院长凌杨强调,健康体检也可以叫健康筛查,覆盖面比较广,检查整体基本情况,不能代替防癌体检。 

  哪些人更需要防癌体检? 

  35-60岁人群 

  每年应做一次防癌体检,有肿瘤家族史、经常接触致癌物(包括工作环境接触或不良生活方式导致)或生活于某种癌症高发地区的特定高危人群则应每年做1-2次。防癌检查要有针对性,男性要特别注意肺癌、胃癌、食道癌、肝癌、肠癌和胰腺癌的征兆,女性则要注意检查乳腺癌、宫颈癌和卵巢癌。 

  20-40岁人群 

  女性要注意乳腺和子宫检查,女性有性生活后就要每年做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筛查宫颈癌。 

  40-50岁人群 

  40岁以后的中年人,尤其是吸烟或生活、工作环境空气质量差的人,每年做一次胸部X线或CT筛查,对早期发现肺癌有积极意义。肛门指检对早期发现大肠癌或前列腺病变有帮助。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应定期检查血清甲胎蛋白。酗酒或喜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人群应定期检查口咽部。此外,还应对胃癌进行筛查,包括胃蛋白酶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及相关的影像学检查等。 

  50岁以上人群 

  有结、直肠息肉,结肠癌家族史,腹泻、便秘、便血史的人最好做肠镜,不适合做肠镜的人可改用CT检查。男性还应在体检中增加一项前列腺特异抗原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前列腺癌。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副院长王书奎告诉记者:“肿瘤的标志物有十几种,检测起来比较复杂,所以一般是根据患者要求,有针对性地做某项检查。”据悉,在南京市第一医院的健康体检中,部分套餐已经可以做防癌检查,价格在千元以上,属于高端体检了。 

  癌症有哪些早期信号? 

  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提出下列“八大警号”作为人们考虑癌肿早期征兆的参考: 

  1.可触及硬结或硬变,例如乳房、皮肤及舌部发现的硬结。 

  2.疣(赘瘤)或黑痣有明显变化。 

  3.持续性消化不正常。 

  4.持续性嘶哑、干咳及吞咽困难。 

  5.月经期不正常,大出血、月经期外出血。 

  6.鼻、耳、膀胱或肠道不明原因的出血。 

  7.不愈的伤口,不消的肿胀。 

  8.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