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数十万亩水稻受淹 渔业受灾面积超10万亩

01.07.2015  13:08

  中国江苏网7月1日讯 受入梅后第一轮暴雨过程袭击,农业生产出现灾情。昨日,记者从市农委获悉,全市农业抗灾自救行动已经启动。

  此轮强降雨,我市农业各门类均不同程度“受伤”。市农委办公室截至昨日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水稻受淹面积达到数十万亩,其中最严重的地区在丹阳、句容、丹徒、镇江新区的部分乡镇,低洼地区种植的水稻普遍受淹。暴雨下洪水漫塘过堤,渔业受灾也很明显。截至昨日,全市渔业受灾面积超过10万亩。畜牧业亦有灾情。截至昨日,全市生猪死亡173头、羊15只、家禽88万只。位于丹阳的常州四季禽业有限公司的36户合作农户,受灾死亡活禽58.5万只,立华公司17户合作农户,死亡活禽4万只;丹徒区的温氏集团合作农户18户受灾,死亡肉鸡20.3万只。

  昨日,市农委召开了全市水稻生产抗灾救灾工作紧急会议,制定下发了水稻灾后补救技术指导意见和灾后水稻补种方案,组织动员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开展水稻生产救灾工作。全市数万亩水稻需要补种。

  据市农委农业处刘常珍处长介绍,暴雨发生后,全市农业部门密切关注水稻受淹情况,组织农技人员深入受灾较重的辖市区和大户了解灾情,开展技术指导,针对部分受淹严重稻田需重种的情况,与种子经营户多方联系种源,截至目前,共联系调运稻种4万多公斤。

  6月29日,市农委领导带队分赴各辖市区和受灾点进行灾情指导,并根据各条线特点,开展技术帮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抗灾减灾,做好生产自救。

  与此同时,加强与保险部门沟通协调,将受灾损失情况及时汇总反馈至农业保险部门,做好受灾损失评估和赔付工作。(干光磊 孙德民 龚抒)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