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吃了盘肉竟变“疯癫”

24.10.2015  11:38

  72岁的南京市民柳大爷(化名)患有肝硬化多年,平时一直饮食清淡,近期家里人看他消瘦了,想给他补补身体,便买了点肉炖给他吃,他欢欢喜喜吃了以后就出现了行为异常,变得疯疯癫癫。南京市第二医院肝内科专家说,这是肝性脑病的症状,而诱因就是“”出来的。 通讯员 嵇旭东 韩冰

  扬子晚报记者 于丹丹

   一盘肉吃出“”病,还差点昏迷

  家人发现,柳大爷最近老发生一些“不拘小节”的行为,如乱写乱画,乱洒水,乱吐痰,乱摸乱寻,房间内的桌椅随意乱拖乱放等,家人认为是年纪大了,总会有点“老年痴呆”,也没太注意。有一天,他午睡后唤之不醒,出现疑似昏迷症状,家人急忙带他到南京市第二医院求治。该院肝内科114病区陶晨主任经认真检查,确诊为肝性脑病,急收入院治疗。

  据了解,柳大爷患有肝硬化多年,一直遵医嘱,饮食清淡。近期家里人看他越来越消瘦,想给他补补身体,便买了点肉炖给他吃。家人描述说,那天老人很开心,一盘肉都吃得光光,但就那天之后,就出现了一系列的行为异常。

  专家解释说,肝脏就像一个大化工厂,负责各种物质的合成、分解、代谢和解毒。人们吃进去的植物、动物蛋白在肠道内被分解成各种氨基酸后,在肝脏里合成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然而,有些氨基酸对机体是有害的,也要在肝脏内解毒清除。当肝脏有严重损伤时,肝脏合成蛋白和解毒功能都受到影响。于是,一方面,肝硬化患者有低蛋白血症,导致浮肿、腹水或营养不良;另一方面,那些不能被肝脏清除的毒性物质进入脑组织,干扰大脑的正常功能,轻者出现行为反常、精神异常,重者则表现为意识障碍甚至昏迷。重型肝性脑病可能会由于中枢抑制而危及生命。

  慢性肝病患者饮食不可任性

  陶晨主任告诉记者,临床上这样的病人并不少见。“尽管我们一再提醒肝病患者,适当地限制高蛋白饮食。可一些患者,一遇到好吃的食物,自控能力就下降。”专家说,一顿红烧肉、几个鸡蛋甚至是一碗荤汤等等,都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也就是肝性脑病发生了。对于慢性肝病患者来说,平时的饮食切不可“任性”。首先,对于肝硬化的患者来说,饮食蛋白质含量不超过40克,辅食以蔬菜和豆制品为主,减少肉食。并根据营养和精神状态调整。第二,禁用一切含氮药物及对肝脏有害的药物和禁酒。忌用成分和作用不清楚的中草药、保健药、保健食品和秘方等。另外,保持大便通畅。还要补充维生素、锌、钙等。

  这些荒唐行为可能是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患者早期可有一些行为上的变化,包括激动或淡漠少言,衣冠不整,随地便溺,举止反常。还有对时间、人、地点的概念混乱,还会出现幻觉、恐惧和烦躁。后期表现则有肌张力高,阵发性抽搐,让其双手平举而不由自主地出现上下抖颤等。有的病人在家突然找不到卫生间,随地小便;或晚上不睡觉,白天呼呼大睡;或原本开朗的性情突然变得暴躁。

  有的病人早期有一种特征性气味叫做“肝臭”,可表现为鱼腥味、烂苹果味、变质鸡蛋或大蒜样味。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