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清水带来绿色转型

01.09.2017  11:43

  江苏多点发力加强区域水环境治理

 

  脚下的湖水碧波荡漾,眼前的垂柳婀娜多姿,远处的高楼影影绰绰,耳边的鸟语清脆婉转。这是记者在江苏省太仓市的金仓湖畔见到的景象。而谁能想到眼前这如画美景在几年前却是一处因修建高速公路取土形成的大坑?

  “当时,有房地产开发商想把这块地买走盖房子,政府没同意,而是建起了这座生态公园供市民游玩。因为这里的环境好,几年下来周边的房价涨得飞快。这间接形成的GDP可比当时卖地强多了!”正如苏州市环保局的工作人员说的那样,江苏省在推动当地经济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道路方面,忍住一时“阵痛”,收获了更加甘醇的未来。

   治理黑臭水体,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品质

  金仓湖一汪清水的背后,是江苏省对群众良好生态环境需求的积极回应,也是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

  “2017年排定的黑臭河道整治工作,目前已完成排口整治789个,完工率达60%,完成雨污分流片区372个,完工率达51%。”8月中旬,南京市在全省率先亮出整治城市黑臭水体的成绩单。

  “治理黑臭水体,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在黑臭水体治理方面,江苏省研究提出了“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疏浚活水、生态修复、长效管理”的20字整治方案,计划在2017年实施整治城市黑臭水体116条,其中,计划完成101条,开工15条。据了解,目前江苏省整治黑臭水体项目开工率已超过82.8%。

  按照计划,江苏省各地纷纷开展黑臭河道治理工作。昆山市从2016年下半年起投资9000万元,对全市雨污水管网开展普查工作,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中心城区90平方公里雨污水管网的普查,摸清了市政道路及部分小区的管网拓扑关系,共查出混接点18288个、缺陷管段41387个,在原有水务综合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建立排水管网的专项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今年以来,昆山市根据管网普查成果,对中环内雨污混接点改造和老旧排水管道进行翻建、更新。

  宿迁市则把控源截污作为整治的基础性工作和根本性措施,市区两级共实施了包括棚户区拆迁近4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20个、背街小巷改造31个在内的片区污染源治理,新建河道源头湿地两处、污水泵站两座、雨污水主管网7.2公里、污水截流36处,目前已实现非雨季“污水不入河”的目标,河道恶臭根源得到消除。

  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省级层面已建立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牵头部门的责任,加强部门联动和配合。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每月开展对口指导服务,并委托第三方水质检测机构对部分城市水体进行抽检,发现问题实施“即检查、即通报、即督办、即整改”。此外,根据对口指导单位检查结果和第三方水质检测机构水质检测情况,已于今年6月对全省13个设区市下发了整治工作督办函。

  在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升级方面,江苏省也没有落下脚步。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4万立方米/日,新增污水收集管网近600公里,列入实施方案的34座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项目,已完成6个,开工16个,开工率达64.7%。同时,各地正在积极推进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列入2017年建设计划的7个项目,5个在建,在建规模880吨/日。

   “身边的水清了,杯子里的水更要万无一失

  “身边的水清了,杯子里的水更要万无一失。”作为江苏省最大的河流,长江从江苏省境内横穿而过,绵延400余公里,是沿线各地区的主要饮用水水源。正因如此,保护当地饮用水水源地,既是对人民群众负责,也是对长江水质负责。

  “我们在水源地上游设置了4道水质在线监测断面,就是为了确保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万无一失!”在太仓市第三水厂长江取水口边,当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前我们对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的所有工矿企业进行了清理,原来在这附近的电镀厂、码头、采沙场,统统都清理掉了。

  江苏省政府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强全省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与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规定,对全省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与保护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进行了详细说明。

  文件中明确规定,在一级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不得存在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和设施,现有建设项目和设施要限期拆除或关闭,并视情况进行生态修复。二级保护区内无入河排污口,无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现有项目要限期拆除或关闭。准保护区内无新建、扩建制药、化工、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油、电镀、农药等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保护区划定前已有的上述建设项目不得增加排污量并逐步搬出。

  “现在仅剩下的4个排水口都在水源地保护区的下游,最近的码头也在距离这里5公里以外的地方。”这位工作人员介绍说。

  而作为长江入海口地区,江苏省每年进出长江江苏段港口的船舶数以百万计。此前环境保护部启动长江经济带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执法专项行动后,江苏省将107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部纳入排查整治范围,对在排查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进行整改。目前已实现了县级以上地表水水源地水质自动检测设备全覆盖,建立健全水源地水质异常波动快速处置机制,按月开展水源地水质例行监测,每年开展一次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指标分析,建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源名录和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制度。

  不仅如此,在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治理的基础上,江苏还将依法开展水源地监测与信息发布工作。一级保护区做到每日巡查,二级保护区现场巡查每月不少于3次,准保护区现场巡查每月不少于1次。对可能影响本地区或其他地区供水安全的突发水污染事件,各地要在接到报告后两小时内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环保厅、水利厅报告。

  《意见》还要求,各级政府每2~3年要组织开展1次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调查评估,主要从水量、水质、污染源、应急保障、管理状况等方面进行安全评估。

   怎么保证长江水质?其实就是对外排污水提标、减量

  “怎么保证长江水质?其实就是对外排污水提标、减量。”在常熟市新材料产业园水处理生态湿地,这里的工作人员表示。距离长江岸线300米的新材料产业园从建设伊始就成为当地环保部门监管的重点。

  “以前园区的污水经过园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到一级A标准排入长江支流,最后汇入长江。”这位工作人员介绍说,自从建设这片生态湿地后,“园区尾水从污水处理厂出来以后要经过湿地再次净化,达到地表水Ⅳ类水标准以后再供给园区工业水厂循环使用。

  提高外排污水标准、减少排放量,这是保证长江水质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工业污水一级A标准,其实就相当于地表水的劣Ⅴ类水平,这样的废水进入长江以后,难免不对长江水质产生影响。”湿地工作人员介绍说。

  “我们现在每年都能减少140万吨氮氧化物排放。”这位工作人员表示,“既减少了污染物排放,也为园区间接创造了效益。”按照规定,园区可以用这些减排量再进行招商和交易,实现绿色循环发展。

  随着“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绿色项目在各地推广。常州市“村村点火、家家冒烟”的乡镇企业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石墨烯小镇、循环经济产业园等绿色园区。泰州市在拆除化工项目收回的土地上,引进了粮油加工项目,未来有望成为全国最大的粮油食品加工基地。在扬州市,原已获批的第二电厂项目为沿江生态保护而主动实施迁移。据悉,江苏省节能环保产业的规模现位居全国之首,今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00多亿元。

  在推动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方面,江苏省做出了令人侧目的成绩。据国家开发银行江苏省分行副行长张明介绍,“十三五”以来,针对长江经济带规划中的水利、生态环保、清洁能源等领域,已累计授信近2000亿元,贷款余额达450亿元。其中,就包括国家172项重点水利项目之一的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江苏目前唯一的核电项目田湾核电站等重大工程。

   “‘两减’的对象正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而‘六治’主要针对环境治理中的突出问题”

  作为最早提出河长制的地区,江苏省在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方面始终不遗余力。眼下,一场代号为“263”的专项行动,正在江苏如火如荼地推进。

  何为“263”行动?据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杨勇介绍,“2”就是“两减”,即以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和减少落后化工产能为重点,调整江苏长期以来形成的煤炭型能源结构、重化型产业结构,从源头上为生态环境减负。到2020年,江苏全省计划实现煤炭消费总量比2015年减少3200万吨,电力行业用煤占煤炭消费总量的比重提至65%以上。到2020年,实现江苏全省化工企业数量大幅减少,化工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化工园区内化工企业数量占江苏全省总数的比例提至50%以上。

  “6”即为“六治”,即针对当前江苏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最突出、与群众生活联系最紧密、百姓反映最强烈的6方面问题,重点治理太湖水环境、生活垃圾、黑臭水体、畜禽养殖污染、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和环境隐患。到2020年,太湖湖体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稳定保持在Ⅱ类,总磷达Ⅲ类,总氮达Ⅴ类,流域总氮、总磷污染物排放量均比2015年削减16%以上,确保饮用水安全、确保不发生大面积湖泛;设区市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70%,全省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设区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规模化养殖场(小区)治理率达90%;全省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削减20%以上;环境风险隐患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

  “3”就是“三提升”,提升生态保护水平、提升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提升环境监管执法水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江苏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介绍,江苏是用煤大省,化工又是江苏支柱产业,“两减”的对象正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而“六治”主要针对环境治理中的突出问题。例如,太湖是江苏水治理的重中之重;城市黑臭河道和垃圾,是百姓非常关心的;农村养殖污染,现已成为突出问题;对于PM2.5等细颗粒物已有多年的治理基础,但是对于臭氧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才刚刚开始,所以把治理挥发性有机物作为重点;最后一个是要治理环境隐患,因为江苏各类化工企业比较多,危险化学品也比较多,环境隐患相当普遍,所以需要彻底治理。

  不难看出,在“263”行动中,对于水环境的治理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

  “河水黑臭,水面漂浮大量垃圾、油污及白色泡沫,居民生活污水直排,沿河企业废水偷排,临河建造、拥有1.25万吨日处理能力的某镇污水处理厂实际每天进水量不足1000吨……”这是今年3月20日江苏省“263”办公室组织的暗访中曝光的问题。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生活在河边的居民向“263”行动小组提供了不少环境污染线索,治污情绪高涨,但同时居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却仍在向河中排放。这是多少年来一直在解决,然而又一直没解决的老大难。

  治河专业化清洁队成立、沿河垃圾回收处置点增设、专业化巡查工作不断开展、关停排放不达标的企业不留情面、宣传引导与媒体曝光的力度加码……这一系列举措,让企业主和老百姓开始意识到“263”行动动了真格。

  据悉,江苏省今后还将继续加大对“太湖生态保护圈”“长江生态安全带”“苏北苏中生态保护网”“生态保护引领区”和“生态保护特区”的建设力度;继续多管齐下治理黑臭水体,加快基建、优化基础。

  ( 郭薇 范晓黎 邢飞龙 鲁昕 )

  

一切只为水清岸绿
  “江天忽无际,一舸在中流。环保厅
宜兴有序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
   列入重点内容  开展专项督查   环保厅
江苏今年投入2亿多元资金整治黑臭水体
    新华社南京8月27日电(记者 杨绍功)记者Huaxia.Com 江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