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推出全国首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国情手册

06.11.2015  21:36

      11月2日,我国首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国情手册在江苏师范大学正式推出,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以及全国30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就“一带一路”语言能力建设展开研讨。国家语委主任、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副省长、省语委主任曹卫星在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会见了专家学者,并参观该中心“一带一路”语言服务成果展。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副司长田立新、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张世平、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卫国、徐州市副市长李燕等陪同会见和参观。江苏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徐放鸣、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杨亦鸣分别汇报了相关工作。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国情手册》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江苏省语委指导,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牵头编著,商务印书馆出版。该书约60万字,以国家分立的形式,呈现了“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的语言状况,包括这些国家的官方语言、通用语言、民族语言、方言等现状,以及语言与民族、宗教的关系。该书出版为相关机构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国情和语言人才状况提供了详细资料,具有重要的咨政服务价值。
  据不完全统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用的语言达1000余种,其中官方语及国语约60余种。加快“一带一路”建设,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沟通是基础,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就是语言。掌握一种语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国文化的钥匙。学会不同语言,才能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性,进而客观理性看待世界,包容友善相处。专家们表示,必须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突破口,创新语言人才培养机制,加强语言能力建设,集中优势资源协同攻关,提升语言服务水平。

 

国家语委主任、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副省长、省语委主任曹卫星一行
参观中心“一带一路”语言服务成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