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急需小语种人才

21.10.2015  08:21

  专家建议提高留学生招生质量,加快培养小语种人才

  

  晨报讯(记者王晶卉)为期三天的首届“南京论坛”在南京举行,论坛由南京大学与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联合主办,是继“北京论坛”“上海论坛”和“天津论坛”之后,中国高校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合作打造的又一对话平台。专家在论坛上指出,小语种人才是“一带一路”的急需人才,人才的匮乏将会成为影响这一重大战略的瓶颈。

  据了解,“一带一路”覆盖的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5个地区的官方语言数量超过40种,而我国2010-2013年高校外语专业招生的语种只覆盖其中20种,“一带一路”小语种在校人数也偏少,在已招生的20个“一带一路”小语种中,11个语种的在读学生数不足100人,波斯语、土耳其语和斯瓦希里语3个语种在50-100人之间,其他8个语种均不足50人。

  针对“一带一路”小语种的招生情况,各高校都存在生源并不是很好的现象。南京某高校一位老师说,大部分高校外语涉及日语、韩语、德语、法语等相对比较多,一些小语种很少有设置。

  东大海外教育学院院长邱斌说,小语种领域有很多空间可以发展。在小语种方面,仅仅东大就有105个国家的近1800个留学生。“很多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情况下,我觉得也要积极培养能说他们语言的人才。特别是在小语种领域,比如阿拉伯语、俄语、希腊语等方面,不仅是南京,在全国都比较匮乏。

  针对“一带一路”中留学生培养方面,邱斌认为,南京作为高校云集的城市,也是教科实力非常强大的城市,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南京必然有很多潜力需要发挥,以国际教育为例,在60多个“一带一路”的国家,东大有1800名学生来自全球105个国家,将来南京企业走出去,可以很好很有效地依托这些学生。把留学生教育做好,其实就等于给南京,给江苏做贡献。

  邱斌建议,高校在留学生招生中,首先要配合国家战略,同时提高留学生招生质量:“比如我们江苏、南京产业结构,哪些更能推出国际产能合作,高校要有一盘棋的思想。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要配合省市设置专业。第二,建议要提高留学生招生质量,毕业后不仅为他们本国服务,也可能作为纽带,联系中国和他的母国。

原标题:

编辑: 项贤军、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