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一学子错过求职时机 靠“技能金牌”被名企录用

24.09.2015  08:48

  进入秋学期,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来说,最煎熬的就是求职路上的各种艰辛。最近,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位“技能学霸”,轻松入职国内自动化龙头企业的事情,成为学弟学妹们的热议话题。记者了解到,本该找工作的时候他却参加比赛,在同学的不解和摇头中,这个小伙子凭借一块全国技能大赛“金牌”,轻松被名企录用。

  大三学生推迟求职报名技能竞赛,舍友说他“疯了

  这个名叫邹奇松的帅小伙,来自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203电气班。今年7月毕业的他,本该在去年年底就开始找工作,可他却报名参加了全国化工仪表自动化技能大赛。

  “疯了吧。”同宿舍的室友都劝他三思:“这个一练就是半年,还不知道能不能获奖,到时候别竹篮打水一场空,找工作的时机也错过了。”可邹奇松考虑的却是,要利用大学期间的最后时间苦练技能,即使迟一点就业,也是值得的。凭着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一股韧劲,大三的邹奇松从全系100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和另一名大二学生王雷组成团队,开始备战2015年全国化工仪表自动化技能大赛。

  邹奇松说,自己参加比赛,更看重的是有机会掌握更多与实际生产相关的技术。说邹奇松不是冲着全国大赛“金牌”去的,那是假话。大赛指导教师吕志香告诉记者,邹奇松大一时就曾作为备选队员参加过大赛的集训。虽然最终没能走上赛场,但他心里却一直有个“金牌梦”。毕业前夕,当其他学生都忙着实习、找工作时,他得知可以有机会参加技能大赛,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备战比赛练就好身手,排除故障从过去3小时到现在几分钟

  将企业的生产流程制作成动态画面,通过电脑屏幕呈现生产流程各个环节的数据,当生产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在监控画面中迅速判断引起数据异常变化的故障位置,并赶赴现场排除故障。全国化工仪表自动化技能大赛的任务完全模拟真实工厂的生产情景,考核参赛选手的自动化装置安装与调试能力、工程实施能力等职业素养。也正是这一点,吸引着邹奇松不断苦练技能。

  比赛比的是完成竞赛任务的质量和速度,扎实的基础加上艰辛的努力,邹奇松进步很快,故障排除从过去的两三个小时排除一个,到现在的几分钟故障解除,背后都浸透了指导教师和他的汗水和智慧。过程控制系统运行调试项目是大赛的难点之一,不仅要找出故障在哪里,还要通过调节阀门、控制液体的液位来调节系统的最佳工作状态。“训练后期,学生们经过高强度的练习,有了手感,控制阀门时,调节多少,开多大,用多少力,参数怎么给,都一气呵成。”吕志香老师说,邹奇松和王雷苦练出了一双“巧手”,像老中医搭脉一样,遇到故障能做到“手到病除”。

  代表江苏队获全国一等奖,真才实学逆袭“最难就业季

  今年6月底,全国化工仪表自动化技能大赛在河北石家庄开赛,比赛设有化工仪表自动化理论知识、变送器组态与校验、DCS控制系统仿真运行和过程控制系统运行调试项目等四个分项,历时3天。“比赛强度非常大,是对学生技能、体能、心理的三重考验。”吕老师说。

  “当评委宣布,扬工院代表的江苏队获得全国一等奖时,所有人都激动地流泪了。” 邹奇松说,为了这一刻,再苦也值了。

  大赛后一切归于平静。可谁也没想到,由于邹奇松在赛场上的出色表现,本来已经结束当年招聘的大赛赞助单位、国内DCS工业控制龙头企业——浙大中控,意外向邹奇松伸出橄榄枝。经过面试,大赛后不久,邹奇松顺利进入这家企业担任技术工程师,和很多研究生一起参与技术攻关。

编辑:兴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