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镇一大学生村官尝试管道式水培蔬菜

16.01.2018  22:02

图为唐君在自家阳台上种植的水培蔬菜。

 

图为唐君在制作水培工具。

 

营养液、自制的水循环控制系统,再加上PVC管等材料,家住我市东兴镇的唐君利用这些“道具”,培植出了无公害的水培蔬果。日前,唐君带着自己的创意参加我市第二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二等奖。

 

85后”青年唐君是东兴镇上六村村委会副主任,扎根基层数年,虽然在大学里学的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但他对农业方面的知识颇感兴趣,经常向村里的种植户们请教农业知识。去年,唐君偶然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报道,了解到现在很多都市人崇尚绿色生活,为了吃上更健康的蔬菜,将自家的阳台、楼顶变成小菜园,种上各种蔬果。在唐君看来,这样的做法虽然值得提倡,但要费力地准备泥土、定期施肥,而且不利于室内清洁。

 

通过翻阅资料,唐君得知,有些农户已经开始水培蔬菜,觉得这不失为一种绿色环保的种植新模式。于是,他购置了一些必需材料,自己安装,根据网络上的教程配置营养液、浸泡种子,再将种子放入PVC管上的一个个栽培槽中。播种好后,外设的一个小型加压泵让水培营养液不断地从植物的根系流淌。营养液里包含了蔬菜生长所需的各类营养成分,可代替泥土循环使用,是国内外主推的无公害绿色肥料。

 

唐君第一批试验种植的是芹菜、生菜等叶菜类蔬菜,细心的他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录下生长周期:2017年3月25日播种,时隔4天种子发芽,再隔一个星期出苗,2017年4月20日收获,生长周期25天。唐君从农户们口中得知,种植在泥土中的蔬菜生长周期得50~80天不等。

 

收获之后,我们全家人都吃上了这些‘水’种的蔬菜,一致觉得口感不错。”唐君笑称,“与普通蔬菜不同的是,这些菜根本不需要喷洒农药,家家户户都可种植,放在家中既美观又不占地方,而且材料也很容易购得,一个三层的培育管道只要三个多小时就可以安装完毕。

 

初尝甜头之后,唐君又尝试管道水培圣女果、水果黄瓜、水果玉米等果菜类蔬菜。唐君坦言:“水果玉米和圣女果的口感不大好,具体原因还在摸索之中,需要向专家请教改良技术。不过,水果黄瓜口感、产量不错,两米的藤蔓能够产出黄瓜三十根左右。

 

唐君说,虽然目前自己只是在家中进行小规模种植,不过每天都可以享用新鲜绿色的蔬菜,还能体验足不出户的种植乐趣,不失为一种新生活方式。

 

在唐君的心中,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他希望将来在村里成立一个家庭农场,建成管道水培蔬菜基地,实现工厂化生产,把无土培育的蔬菜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