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活水”见证城市转型

04.05.2015  10:07

   摆脱“煤城印象”,江苏徐州正在展示着它的全新面孔: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大大小小的湖泊串联成片,俨然一副江南水乡的模样。

  短短数年间,昔日的老工业基地,因为水的滋润,洗去满脸尘埃,告别“”和“”的主色调;因为水的点缀,在跃上区域发展高地的同时,变身宜居宜业的绿色之城。

  这一切,离不开城市决策者量水而行的最严格主张。在探索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道路上,徐州坚持生态文明为引领,实现了一个工业城市的山水梦想,也见证了一条独特的城市转型之路。

   转型发展的水呼唤

  作为江苏乃至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基地,徐州长期依资源而兴,靠资源发展。持续130余年的煤炭开采,不仅给这座城市带来了资源的枯竭,还留下严重的生态赤字。

  面临着资源环境的双重压力,转型迫在眉睫。

  “经济总量由小变大、产业层次由低变高”是每个发展中城市的变化轨迹。但要求“城市功能由弱变强、生态环境由灰变绿”,建设“山水宜居新城”,更是徐州人民的共同信念。

  “走一条‘生态环境由灰转绿、产业结构由老转新’的发展新路,实现群众生活由穷转富”。透过层层迷雾,徐州作出清醒而坚定的抉择。

  作为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水资源的利用方式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转型,徐州不得不考虑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寻求转型的路径。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围绕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各个环节,是维护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共进的坚实保障。

  徐州市水务局局长卜凡敬认为,徐州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既要从最迫切的生态环境问题入手,挖掘自身水资源潜力,实现水生态环境再造,又要量水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穿过“湖畔小区”,徜徉潘安生态湿地,岸柳轻婉,栈桥迤逦;精心培植的上百种水生植物、数十万棵乔木、百万平方米灌木花草,引来鸟禽栖息、蝴蝶翩飞,亦引来八方游客,在此渔舟唱晚。

  谁能想到,这个“貌比潘安”的湿地公园,原本竟然是徐州贾汪区面积最大的采煤塌陷区。几年前,这里还荒草丛生,坑塘遍野。

  作为江苏唯一的能源供应基地,计划经济时代,全省曾有8个地级市在徐州挖煤,近35万亩的采煤塌陷区,是大地的“伤疤”,也是徐州长久的“伤痛”。

  “治理采矿塌陷区是徐州实现生态转型,偿还生态债务的突破口。”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表示。面对“百年煤城”留下的塌陷地块,徐州的思路是,采用综合治理手段,把各类塌陷区建设成为湖荡优美的景观区、涵养生态的修复区。

  5年来,徐州“诞生”了大大小小上百个湖泊、湿地、新景区,潘安湖、九龙湖、九里湖……那些过去的采煤塌陷区,以及洼地、坑塘,都因地制宜连片综合治理,或变身生态湿地,或打造乡村湖景。

  有了采煤塌陷区治理的“样板工程”,徐州市民眼界开了,生态治理呼声高了。

   工业老城的生态突围

  2013年,徐州针对市区主要河湖,大力实施“水更清”行动计划。

  河湖水系是水资源的主要载体,直接影响供水、灌溉条件以及排污和纳污能力,实施水系综合整治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亦是水质改善和水生态维系的关键路径。

  控源截污,清淤贯通,水质提升,生态修复,沿着“水更清”的行动轨迹,徐州旨在构建起水清岸绿、库河相连、南北贯通的水系生态大格局。

  2013年1月8日,徐州市泉山区丁楼村的村民见证了丁万河环境整治工程的启动。沿岸18个小码头、4万多平方米的小养殖场被拆除,河道沿线铺设了截污管网,所有34处污水直排口门全部接入市政管网,与此同时,徐州对沿线12.5公里河道进行了疏浚。

  不止丁万河,市内其他河道的治理亦拉开序幕。昔日的内港小码头,变身为九龙湖南湖湿地公园;昔日的臭水沟马场大沟,告别了黑臭。数据显示,近年来,徐州市投资2亿元,沿河道两岸铺设截污主干管30余公里,拆除岸边棚户区2.6万余平方米。目前市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1.5%。

  徐运新河下游,水系贯通工程也在加快步伐。2013年6月,徐州北区水系贯通工程——徐运新河水系贯通故黄河工程正式启动建设。通过河道清淤、打通地下“通道”,引故黄河水补给北区水系,实现北区主要河道的互连互通。

  “随着城市的发展变迁,徐州一些内河成了无源头的水体,尽管实施了截污和环境工程建设,但河道水体不流动,生态十分脆弱。” 徐州市水务局水资源处处长韩刚表示,“2009年实施‘引黄济奎’工程,从故黄河流过来的奎河水一路南下,让长期处于静态的奎河首次出现了‘流动的风景’。现在,故黄河又与徐运新河、三八河等18条河道实现贯通,使城区主要河湖形成有机整体,水系环通,一方活水穿城而过。

  “为了让市区19条河湖水质更好,我们在云龙湖、故黄河两个市区补水源头建设了净水厂,分别是南望净水厂和丁楼净水厂。”韩刚说。目前,这两项工程都已经进入收尾阶段,运行后,云龙湖的水质透明度可达到1.5米。

  治河离不开可持续养护。避免运动式治理,徐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将河道管理责任“一竿子捅到底”。据徐州市市区河道管理处副处长胡方汉介绍,目前,全市1233条大沟级以上河道全部实行市、县、镇三级河长制管理,河道管理情况被纳入了地方考核标准中,全市城镇河道保洁养护全面推向市场。

  今年6月,“水更清”一期工程将全面完成,目前,“水更清”二期方案也即将进入实施阶段。治理后市区云龙湖、大龙湖、九里湖等“七湖”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以上目标。

   量水而行的城市转型之路

  从“半城煤灰一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徐州城区上演着生态转型的奇迹。但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最严格”渗透到取水、用水、排水全过程,还需要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推开内核的实质转变。

  全面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以“三条红线”倒逼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态文明制度的确立。在这样的理念下,一项项措施正在徐州稳步推进。

  政策导向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围绕水资源优化配置,徐州市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各个环节。印发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意见、考核办法和考核实施方案,制定《徐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徐州市主城区污水治理规划》《徐州市地下水压缩开采方案》等,通过政策措施,催生经济发展和用水方式转变。

  控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徐州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制度,对用水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大循环、再利用”,成为如今徐州企业用水的普遍共识。在大力“节流”的基础上,徐州市亦结合水资源禀赋条件,向内挖潜。煤炭开采过程中,矿井水随意排放加重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为此,徐州市实施10多项矿井水利用工程,全市矿井水年利用总量超过5000万吨,利用率达43%,远高于全国22%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雨水收集工程也遍地开花,全市每天有20万吨中水补充城市工业和景观用水。

  有“生产文明”,方有“生态文明”。徐州在发展中提升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反思,实现对工业文明的超越。

  调整过去以煤化工为“招牌”的思路,近几年,徐州关闭了318家化工造纸厂、99家立窑水泥厂;5年否决20多个、总投资约60亿元的钢铁、焦化、化工等高污染项目。多晶硅光伏、风力发电和节能环保等新能源产业,成为徐州转型发展新引擎。目前,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九大新兴产业已成为徐州新的经济增长点,总产值由2010年的855亿元跃升到2013年的3801亿元,占规模工业比重由16.6%提升至36.1%。

  把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徐州将“三条红线”作为水资源管理和控制的硬性约束,全面建立市、县两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并把考核结果作为有关部门、镇(街道、区)主要领导的年终综合考评依据,严格问责。

  打好“生态牌”,管好水资源。生态转型中,徐州把“地球伤疤”治理成绿色引擎,百年煤城有了梦里水乡的秀美。城市转型中,徐州着眼于以水定城,将“三条红线”融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绿色转型已融入日常决策。

  在有限的水资源量中无限创造性地探索可持续利用,资源型城市徐州,已然抖落满身尘埃,绽放转型发展异彩。(刊登于《中国水利报》作者:曹铮 李坤 责编:省水利信息中心 程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