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暴雨 检验出靖江城市文明新高度

04.06.2015  12:07

 

图为骥之队勇士雨中救援被困车。

 

 

图为王乔龙疏通堵塞的雨水井。

 

 

雨过天晴,马洲大地更显清新,暴雨中发生的一幕幕温情画面定格成了永恒,靖江人“助人为乐、义务奉献”的美德在这场暴雨中淋漓展现,成为这座城市最耀眼的光芒。

 

骥之队勇士雨中救援被困车

 

前天深夜,不少靖江人的朋友圈被这些温情镜头刷屏:大雨中,几名年轻男子站在漫至膝盖的积水中,弯腰往熄火的车辆上勾拖车绳,然后发动越野车,将被困的车辆救出积水区。很多人点赞,也有很多人追问,这些雨中的神秘人究竟是谁?

 

昨天,记者找到了这些神秘人的“带头大哥”陆赟。他是靖江骥之队的队长,平时带着70多人征战国内各大越野赛场,他们是平均年龄30岁的越野爱好者。

 

前天下午,靖江雨势渐大,城区不少地段出现积水。陆赟在微信上紧急召集副队长季银和队员刘建、刘俊、卢镇、陈兴伟、季芬、陈丹等,组建起一支救援车队。11辆车、20多人前往泰和国际城周边、渔婆路、中洲路、靖安路、人民南路和新渔婆菜场等积水路段,救援被困车辆。卷起裤腿,脱掉鞋子,站立在暴雨中挂拖车绳、指挥、推车……20多名勇士将一辆辆被困车辆拉出积水区。

 

晚上7:00,陆赟和队友在泰和国际城区间道路上发现一辆广本车被困,准备救援时,几个人却找不到车辆的拖车钩,浑身湿透的汉子们实在没辙,只能一起动手推车。从区间道路推到工农路与人民路路口,几百米的路,花了两三个小时。新渔婆菜场门前道路的积水漫过了绿化带,停在路旁的七八辆车都被淹了,一辆奔驰轿车和福克斯轿车的车门处进水,导致车内积水漫至坐椅。骥之队的勇士们将一辆辆车拉到安全地带,原本急得团团转的车主们感动万分。

 

从前天下午4点至昨天凌晨1点,骥之队的20多名勇士9小时内成功救援了38辆被困水中的车辆,打捞出28副车牌。通过在朋友圈发布信息等,目前大部分车牌已交到车主手中。

 

老党员义务疏通雨水井

 

6月2日晚上8点,家住靖城街道小关庙社区团结路公寓的王乔龙卷起裤腿,下楼查看附近弄堂有没有被淹。

 

今年64岁的王乔龙撑着一把雨伞,来到团结路205弄。这是个小弄堂,住着六七户人家,都是低矮的平房。蹚着水一点点往里走,王乔龙发现最深处的水快要到膝盖了。暴雨仍在继续下,丝毫没有减弱。因地势低,雨水快要漫过几户人家的门槛。王乔龙赶紧挨个查看雨水井,弄堂里光线昏暗,他一手撑着伞,一手拨开雨水井盖,伸进去摸,发现塑料袋等垃圾堵住了部分进水口。事不宜迟,王乔龙逐一排查,疏通了2个被堵塞的雨水井。

 

小关庙社区党总支书记唐利萍巡查到这里,二人互相了解情况。当得知唐利萍正在社区全面巡查淹水状况时,王乔龙立即对唐利萍说:“书记,你去巡查其他地方,这里交给我。有什么情况我会及时告诉你。”此后,王乔龙来回在弄堂里查看,确保雨水井不被堵塞。当晚9点,王乔龙回到家中,仍关注着雨势。近10点,王乔龙又下楼来到弄堂,再次查看淹水状况,当看到雨慢慢变小、水位下降后,他打电话给唐利萍,告知了相关情况,才回家休息。“以前我们住在老平房里,一下暴雨就容易淹水,虽然现在住进公寓楼里了,但大雨天我还是习惯四处看看,帮着疏通雨水井。”王乔龙说。唐利萍介绍,王乔龙是名老党员,平时积极参加社区事务,乐于助人,在邻里间起到带头作用,是大家的好榜样。

 

居民自发帮助社区排水

 

6月2日下午,江华社区地势最低的侨联公司宿舍区,成为积水“重灾区”。

 

当晚7点,侨联公司宿舍区水位最高的地方约有40厘米深。因为抽水泵还未到位,社区工作人员拿出随身携带的桶和盆,往外舀水。没过多久,家住小区104室的陈红华穿着拖鞋、手提铁桶率先加入排水队伍,合力将水运到20米外的康宁路路面上。此时,陈红华丈夫下班回到家,也二话不说跑回家中拿起瓢盆来帮忙。暴雨持续不断,纯人力排水收效甚微。无奈之下,众人只得找来四个大型垃圾桶盛水。盛满水的垃圾桶很重,陈红华夫妇帮着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推。因为下水道堵塞,生活污物上涌泛至水中,散发着隐隐的臭味。陈红华的丈夫推垃圾桶时不小心摔倒了,他赶紧站起来,忍受着粘在身上的污物继续坚持。

 

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到排水队伍。102室的54岁老人盛松华虽腿脚不便,但还是拿着盆舀水;家住康宁路58号的张亚武拿出工具来帮忙……晚上9点,抽水泵终于到位,已手动排水整整两个小时的居民们没有歇着,仍坚持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奋战。晚上10点30,在众人的努力下,小区的积水终于被排尽。累了三个半小时的陈红华夫妇说:“小区是大家的,遇到问题和困难每个人都有义务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