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楼顶一到晚上就唱歌 原来是传销窝点

06.02.2015  10:32

  记者从南京化工园公安分局了解到,根据前期的摸排,该局经过精密部署200余名民警、40名特勤保安人员对全区8个重点小区可疑地点进行排查,共抓获来自江西、安徽等地的涉嫌传销人员95人,捣毁传销窝点21处,缴获管制刀具、传销笔记等相关物品71件。除部分传销头目被警方控制外,90多名沉迷传销的男女经警方教育后,被劝返回家过年。 通讯员 华景轩 扬子晚报记者 梅建明 文/摄

  选择顶楼搞传销,严格管理来“洗脑

  “我们小区一栋楼的顶楼,有一出租的小套房里,住了好多个年轻人。令人奇怪的是,他们平日里进进出出的只有一两个人,但一到晚上就听到很多人在说话,有时候还会唱歌,甚至连门都不关,神神秘秘的,不知道在搞什么。”一位居民在多次发现这种异常后,向当地的派出所举报。而接到居民的举报后,南京市化工园公安分局立即部署警力,对这些可疑据点进行排查。在警方前期的摸排之中,发现多处窝点涉嫌传销,为下面的精准打击锁定了目标。

  民警戚信福介绍,当时,民警们敲开门之后,看到室内昏暗,看不见外面的世界,屋内陈设简单,里面五六名男子面无表情,面对民警的询问,除了姓名等个人信息,这几个人关于组织的信息一律只字不提,都说是相约找工作赚钱的,要么就是来看朋友的,言语十分含糊。不过,民警从室内找到多本学习笔记,里面详细记录了培训内容:诸如如何组织主持词,如何制造神秘感,怎样获取别人的信任,怎样拉人头入伙等等。根据这笔记本上的记录,民警推断这不仅是个传销窝点,且设立的时间较长。

  民警对这些传销人员核实身份时,不断有人告诉民警,他们是被骗来的,但被“领导”监视甚至威胁,无法脱身。“天天学习,行动都要汇报、听指挥。每天都被监视着,还要被洗脑,被骗着去搞钱,如有不从,虽然不会有人身伤害,但会有人进行言语威胁。”多名参与传销的人员惊恐地告诉警方。

  200余警力打掉21窝点,90余传销者回家过年

  在锁定窝点后,南京市化工园公安分局组织了200余名警力及40余名特勤保安人员,分成16个行动小组,对全区8个重点小区进行地毯式排查,捣毁了21处传销窝点,现场的95名传销人员被控制。

  参与行动的社区民警戚信福告诉记者,民警敲开门之后,看到的都是典型的摆设:都是贴的磨砂玻璃窗,里面看不到外面,几乎不见天日;房间里只有玻璃杯、热水瓶等简单生活用品;一本本的学习笔记,详细记录了每天的培训内容;一间房子里一般住6个人甚至更多;接受民警调查时,千篇一律地称一起来找工作、看老乡朋友等等。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有时一个屋子的6个人,分别来自甘肃、安徽、贵州、河南等地,八杆子都打不着。多数人则根本就没有认识到传销的危害,还认为警察的到来断了他们的财路,具有抵制的心理。

  民警经过梳理调查,除了少数几个人可能是传销头目,被警方控制作进一步调查外,根据现有法律规定,对多数参与的传销人员只能进行说服教育,然后遣返原籍。“我们责令他们收拾好行李物品,然后用客车将他们送至车站,人手一张车票,并看到每个人都上了回家的客车,这才离开。”多位参与遣返传销人员的民警告诉记者,传销不仅害人害己,更是伤害了家人,眼下年关临近了,多少家庭都盼望在外做着“暴富梦”的男女回家团聚。

  相关新闻

  民警揭秘传销特征

  传销组织是如何生存的呢?据民警介绍,现在他们早已从原先的大部队化整为零,以所谓的“居家”为单位搞传销,避免了因目标大而易被公安打击的“弊端”。据民警介绍,传销“领导”对传销人员灌输“打工不挣钱”的观念,鼓动“年轻人创业”,然后诱导参加公司的“高端电子商务”,以期实现“轻轻松松日入过万”,一年一至几百万,两年1040万。

  正是这些“领导”日复一日地反复宣讲,完成给拉来的成员洗脑后,最终使他们心甘情愿掏钱成为会员,并开始发展下线。民警告诉记者,他们调查的传销队伍里,有一句豪言壮语叫“可以将石头当成金子卖”,这句话也清楚地点明了传销的本质:欺骗。在传销活动中,就是“拉人头”进行欺诈,没有可供销售的商品,即便有也只是行骗的“道具”。

  有着多年打击传销经验的化工园公安分局社区民警戚信福告诉记者,小区里存在的传销窝点都有一些普遍的共性:传销居住点实行群居,人数在6至8人左右,基本都是外地人;有一到两名所谓的领导,负责日常的“培训”以及与“上线”联系;出租房里经常传出整齐的唱歌、拍手声,吃饭前有大呼口号声。市民发现疑似传销窝点的,可拨打110举报。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