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丰县警方“四一举措”全面做岁末好劳资纠纷化解

18.01.2017  02:32

  为有效巩固全年维稳工作成果,切实做好辖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徐州丰县公安局将化解劳资纠纷作为当前工作重点,紧抓“四一举措”,主动深入摸排,畅通信息渠道,加强预警防控,强化措施管控,着力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一、织密一张信息网,延伸情报触角。 一是注重责任分工。成立了维稳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专班,确定工作责任,细化工作任务,严格实行责任倒查制度,确保劳资纠纷化解有抓手、有成效。二是注重舆情梳理。成立网络舆情处置专班,坚持24小时开展网上舆情巡查,充分发挥全局“网军”作用,广泛收集情报信息,每周进行情报信息会商,梳理动态化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将研判信息形成会议纪要送主要领导审阅。三是注重灵通消息。社区民警深入村、居、社区等相关用工单位,充分发动基层干部群众,认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做到“有情况随时上报,无情况报平安”,始终保持对劳资纠纷的高度警惕;同时,积极物建治安耳目,积极深入到辖区企业,对于可能因拖欠工资而引发不稳定因素的人群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灵。加强与企业负责人及务工人员的沟通交流,第一时间掌握纠纷苗头隐患,主动跟进关注事态发展,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筑牢一道责任墙,强化措施管理。 一是突出法制宣教引导。根据走访调查掌握的情况,由内勤进行详细梳理分类建档,并适时安排法制员与社区民警深入各个工地提前组织各级分包负责人、农民工进行法律法规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提高工地负责人及用工人员的法律意识,既要做到保证使各级包工头明白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又要让广大农民工知法、懂法、会用法,能正确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发生极端行为。二是突出明确落实责任。要求各派出所积极召开辖区工地负责人会议,要求其立即开展安全自查,重点是各工地是否存在劳资纠纷、用工人员身份是否落实、暂住证是否能够及时办理、甲方与乙方之间、各级分包单位之间是否存在突出矛盾等方面。通过开展自查及时开展整改,派出所与各工地负责人分别签订治安责任书。三是突出安全隐患清查。要求治安大队及各派出所组织治安民警、社区民警对各工地务工人员开展不定期清查,重点落实务工人员身份及暂住户口办理情况。对经过限期整改仍不能按照规定办理暂住户口和经常性发生打架斗殴等治安案件的工地,加大处罚力度,坚决停工整顿,对工地负责人进行从重处罚,绝不姑息迁就。通过不间断清查,加大打击力度,清除隐患死角,从根本上保证工地生产秩序稳定。

   三、把牢一个关键门,加强事件处置。 针对矛盾纠纷的类型、特点和规模,分类制定和完善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处置预案,重大警情做到“一事一预案”,确保在事件发生时处乱不惊,及时妥善处置。县局积极参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推动建立健全综治部门牵头,公安、司法和人民调解组织各司其职、紧密衔接的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在派出所、警务站设立调解室,积极依靠群众,借助社会力量,通过民主议事、民主恳谈等形式,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在当地有威望的群众代表、当事人亲友等力量在矛盾调处中的作用,最大限度的预防一般性矛盾纠纷转化为民事案件、民事案件转化为刑事案件,严防发生个人极端暴力事件,严防发生群体性事件。

   四、打好一场攻坚仗,夯实阵地管控。 一是多角度宣传。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渠道向用人单位宣传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和公安机关打击的决心。同时,法制大队会同各派出所先后10余次到工地、企业、单位开展法制宣讲,告知劳动者遇到劳资纠纷时的维权方式。二是多部门联动。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依法行政,积极参与沟通协商。各职能单位按照工作预案,实行信息共享,积极开展部门联动,将问题及时妥善解决。三是强力度打击。对恶意欠薪数额较大、受害群体人数较多的重大案件,抽调精干警力开展专案攻坚,做到快侦快办,力争查处一起、震慑一片。同时,要求民警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吸取类似事件成功处置经验,更好地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徐州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