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一个胎死腹中一个早夭 父母向医院索赔60余万元

07.07.2015  10:12

   双胞胎一个胎死腹中一个出生后早夭

  胎儿父母认为医院有责,索赔六十余万元

  2013年年底,王萍发现自己怀上了双胞胎,她和丈夫丁军都感到很高兴。可天有不测风云,到最后夫妇俩却没能守护住这对双胞胎,一个胎死腹中,一个出生后没多久便夭折了。丁军夫妇认为孩子的死是因为医院的疏忽导致,医院没能及时发现一胎死于腹中,导致死胎在腹中时间较长,令另一胎儿受到严重感染,出生后生命体征微弱最终夭折,为此,他们将医院告到法院,索赔近60万元。

   案例 双胞胎一个胎死腹中一个早夭

  丁军夫妇均是80后,2013年11月,妻子王萍发现自己怀孕了,后经检查得知:怀的是双胞胎,夫妇二人兴奋不已。眼看着离生产越来越近了,夫妻俩开始又紧张又期待,然而,意外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发生了。

  据丁军夫妇回忆,2014年7月4日,王萍按时去做产检,结果却被告知:一胎儿已死于宫内,当时必须进行剖宫产术,娩出死胎及另一存活胎儿。闻言,夫妇俩惊呆了,可别无选择的他们只能选择剖宫术。然而,遗憾的是,一个孩子没了,另一个提早出生的孩子,因为感染严重,生下后便被送往了儿童医院救治,但这个小生命仅仅活了一个多月(8月16日)便离开了。

  后经尸检得知,胎死宫内系脐带真结所致,尸检时为三度浸软胎儿,说明胎死宫内已有数日时间,结合临床,考虑在6月27日至7月4日之间发生。对此,夫妻俩认为医院有过错,因为在6月23日他们进行产检时,医院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于是,夫妻俩将负责产检的某医院告上了六合法院,索要各项赔偿近60万元。

   医院 胎儿死亡是孕妇疏忽所致

  医院认为,对于双胞胎,医院方是作为高危儿处理的,该做的检查都做了。其间,胎动是产妇自己记录,每次体检时主诉的胎动都是好的,胎儿的死亡应该是产妇没有积极重视导致的。因为孕妇数胎动一定是在家里,不是住院病人,作为医方只能告诉你怎么数,作为孕妇,五天没有胎动,却没有到医院,显然是孕妇的责任。

  关于另一个孩子的死亡,医院认为,从原告提供的住院记录和出院小结看,是家属放弃治疗出院的,医院记载的是好转,出院医嘱也写了回当地继续治疗,从7月4日出院到8月16日死亡,原告没有提供后续治疗记录,医院认为新生儿死亡与家长没有积极治疗有关系,与医院的诊疗没有关系。

   家属 医院没能及时全面检查

  对此,家属认为,主治医生没有及时全面地检查,导致胎儿的发育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情况没有被及时发现,致使其中一胎胎死宫内,并且在宫内留置数日,又令另一胎儿受到严重感染。另一胎儿出生后因感染严重而生命体征微弱,在儿童医院就诊时情况糟糕,感染严重有肺炎,并且脑部有大面积出血,新生儿肺炎本身是新生儿死亡的原因之一,且死亡率较高。

  关于没有继续治疗,主动出院的原因,丁军夫妇也作出了解释。丁军夫妇的代理人表示,即便患者家属没有对新生儿进行积极治疗,也是在咨询住院医生后作出的决定,因为医生告诉新生儿父亲治疗存在的可能性:大多数情况下可能不能救活,即便少数存在救活的可能性,也会发生脑瘫等严重的后遗症。所以,家属才放弃了治疗。如果不是因为医院的过错行为导致新生儿出现各种严重的病状,家属会积极进行治疗。

   鉴定:胎死宫内医院存在医疗过错

  经鉴定,南京医学会认为,医方产科超声检查时未进行多普勒脐动脉血流相关检查,尤其是6月23日未查,以致未能发现胎儿脐血流异常并采取积极的观察、处理措施,存在医疗过错。双胎妊娠为高危妊娠,一胎儿存在脐带真结,真结与脐根部之间脐带显著变细,自身因素是胎死宫内的根本因素。医方存在医疗过错,与胎死宫内及未能早发现胎死宫内存在因果关系,为轻微因素。

  新生儿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家属要求自动出院,此后无依据证明患方进行了积极的治疗。一月余后患儿突然死亡,死亡原因不明,无依据证明与此前医方的诊疗行为存在因果关系。综上,医学会认为,医方存在医疗过错,与胎死宫内存在因果关系,原因力为轻微因素。医疗过错与患儿死亡不存在因果关系。

  关于这份鉴定,丁军夫妇的代理人认为,医学会的鉴定结果虽为“不存在因果关系”,但却认定胎死宫内为轻微因素,医院方还是应该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对此,医院方表示,经鉴定,死亡与医院方的医疗行为没有因果关系,所以,医院不承担死亡赔偿金。但是,从人道主义角度,医院愿意给予精神上和经济上的补偿。

  法院表示,事后将组织双方先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话,再择日宣判。( 文中当事人为化名) 通讯员 陆研 记者 钱鸣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
中国将与193个国家携手向宫颈癌说“不”
        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获悉,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