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的读书生态

14.04.2015  07:42

  我生活的城市经济不发达,但名气并不小,号称“历史文化名城”。2014年4月份的时候我到市图书馆去办了张借书证,编号是7200,现在大概有八千人有借书证了吧,因为我每次去借书的时候,都有人来询问办证事宜。我对于我们这个城市的读书生态评价并不高。这不高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官方对待读书人的态度,一方面是读书人对待书籍的态度。

  先说官方的态度。首先是借阅条件的苛刻,办证先交50元的押金、每次只能借15天、超过期限就罚款也许有合理之处,但借书一次只能借2本且总价值不得超过80元就让我感到有些难以接受。无论抽一本什么书出来,都得先看看书的价格,然后再找另一本,心里面还在做算术,算着别超过80块。有一次我的2本书的价格是81元,我心想多1块钱总不要紧吧,但管理员说不行,因为电脑通不过;而且我发现馆内书有1本书就超过80块的,这就意味着这本书永远也借不出来;二是馆内能借出的书也少得可怜,只有一万八千本,这是我反复询问图书馆管理员得来的数字,而图书馆的宣传材料上号称馆内藏书有三十万册。那么别的书去哪儿了呢?花了大量的金钱不让读者去读它们有什么意义呢?这种无所谓的态度其实是在钳制、扼杀一个城市的精神活力。

  读者对书的态度也有问题。无论拿到一本什么书,书里面总有人在书上划线,这真是让人厌烦,这就像一个人走在一条清静的路上,却总是看到有先来的人在地上扔的垃圾;读书的耐力与品位也有问题。就拿我现在手头的两本书来说吧,美国作家托马斯·沃尔夫的《天使,望故乡》,长达733页,我借到手时候看后面的借阅表,已是第5个借阅者,书的前二百来页都有不少折痕,但后面的却新新崭崭,没有被人读过的迹象,也就是说这5个人都没有耐心把这本书读完,而这本书的波澜壮阔、激情澎湃是无与伦比的,他们均与这样的杰作失之交臂;与朱自清一起被人称之为“清华双清”的浦江清的《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1999年就上了架,书的封面已显陈旧,但书的内页却洁白挺括,看看后面的借阅表,居然这么多年没有一个人借。这本书是三联书店出版的,属于书店成立50周年时精选的一套文化丛书,出版意图是:“收录作品力求篇幅短小,而且文字平易,借以体现我们一向注重学术普及与文化积累的理念。”可以说,他们这样的意图在我们这个城市算是碰了壁。这是不是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浮躁和浅薄呢?

  一个城市到底好不好,到底宜不宜居,要以一个城市对待书籍的态度作为指标。

  原标题:一个城市的读书生态

  稿源:环球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