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潜力 新途径 新突破—写在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之际
龙虎网讯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如何在“双重挤压”下提高农业竞争力,是要面对的一个重大考验。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要面对的一个重大挑战。如何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是要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破解这些难题,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
日前,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中央发布的连续第12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文件的发布,凸显了经济新常态下,中央对农业农村工作一如既往的重视,也成为观察我国“三农”发展方向的重要窗口。
从粗放到集约
农业更重质量效益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为此,中央一号文件对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出了新要求:“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这就要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农业必须由粗放经营转向集约发展,由拼资源、环境、投入转向依靠科技、创新上来,尤其是注重提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提高竞争力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眼下,国内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导致农业比较效益持续走低。而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连续下降,已不同程度低于国内价格,导致进口增加。成本“地板”上升与价格“天花板”下压,给我国农业竞争力带来双重挤压。以蔬菜为例,目前全国蔬菜面积超过3亿亩,人均占有量超1000斤。但蔬菜需求持续刚性增长,预计到2020年增加9000多万吨。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司长叶贞琴说,由于资源约束日益强化、劳动力素质下降,必须把农业生产着力点放在转变发展方式上,放在提高单产、降低损耗上。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合理安排农业产业发展优先序。专家认为,这就要求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把最基本最重要的谷物、口粮保住,在此基础上,统筹兼顾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
注重可持续发展意味着要加强农业生态治理。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这符合我国农业的现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说,我国农业资源环境已接近承载极限。多年来,农村面源污染、耕地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等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温饱问题解决后,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改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更高。要坚持“保护”和“治理”并重,让那些透支的农业资源、环境得到休养生息。同时,要强化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
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目前,我国有食品生产企业40多万家、食品经营主体300多万个,小作坊、小摊贩更是难以计数。尽管一些企业和一些地方建立了质量可追溯平台,但由于可追溯系统归属不同,大多没有实现信息共享和全程覆盖。专家认为,中央一号文件的这一提法抓住了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有利于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从内部到外部
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民增收的关键既要挖掘内部潜力,又要外部加力,实现内外联动。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叶兴庆表示,长期以来,我们通过价格手段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现在国内外价格倒挂,再用这种手段已经难以为继。同时,农业补贴的空间也在逐步减少。我国入世时承诺的8.5%的“黄箱”空间还有,非特定产品的空间也很大,但有些产品的补贴空间已经所剩无几,有些产品甚至已经超了,形成“天花板”。基于此,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逐步扩大“绿箱”支持政策实施规模和范围,调整改进“黄箱”支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惠农增收效应。
据介绍,下一步,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也将开展。专家表示,无论目标价格改革还是目标价格保险试点,推进时都要采取“分类实施、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平稳过渡”的策略。试点何时扩大到其他品种和地区,要在取得相对成熟的经验后再考虑。但不管价格形成机制怎么改,都不能让农民吃亏。同时,要制定应对市场过度波动的预案。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符合目前国际流行的“六次产业”理论。要鼓励农户不仅从事种养业(一产),还要从事农产品加工(二产)与农产品流通(三产)。因“1+2+3”等于6,“1×2×3”也等于6,故称“六次产业”。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农业部休闲农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朱信凯说,农业是融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于一体的产业,要从初级的农业种养业催生和拓展出加工、流通、销售等新环节,形成“一产接二连三”的互动型、融合型发展模式,打造“六次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