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跳远冠军变厨师:20年坚守 平凡却不简单

10.04.2015  11:07

  中新江苏网南京4月9日电 (记者 周建琳)“做菜可以很有成就感,可以让人品尝到快乐。”董伟清生于苏州,这是自17岁入行以来一直坚守的信念。如今,20多年过去了,他依然不悔当初的选择。

  “有时候也会羡慕别人丰富多彩的生活。”9日,坐在记者面前的董伟清非常朴实。中国烹饪大师、高级营养师等称号似乎与他无关。

  “我曾在苏州市中学生运动会上,100米栏,打破过市级纪录,跳高,跳远也是冠军。”这样的自我介绍实在让人一惊。董伟清说,在运动员和厨师间他曾犹豫过,但最终敌不过美食的诱惑。

  “人类文明伴随饮食进步,厨师则是推进文明的无名英雄。”历史上不少典籍中,评价厨师是美食科学家兼艺术家。

  一个南瓜,经过他用刀叉的修理后,一只凤凰便端立在盘中了;一只白萝卜经他简单的一转一削,中间再插上一个红萝卜心,一朵鲜嫩的马蹄莲便活脱出来了;还有那紫心萝卜,他像给你变戏法似的雕出一朵艳丽的牡丹、月季……1992年,董伟清用红肠、肫肝、胡萝卜等20多种原料创作的“锦鸡梅竹”在苏州市职高烹饪专业技能比赛中一举夺得了唯一特别奖。

  1993年董伟清获得全国中学生实践技能标兵。那一年董伟清从苏州旅游职高毕业了,分配进入南林饭店,饭店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和许多外国首脑、重要贵宾。在这里董伟清从学徒开始进入全身心的烹饪学习。

  2002,怀揣梦想的董伟清远赴日本工作。“在日本工作的三年,收获真的很大,日本同事忘我、投入的工作精神让我敬佩”。董伟清说,自己特别累的时候也想过放弃,但脑子里浮现和日本同事工作的情景又坚持下来。

  在日本的时候,新中华料理很希望像董伟清这样的高手留下。但他还是选择回国,用董伟清的话来说,中国菜已经不仅局限于一种饮食文化的范畴,它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精细复杂、博大精深的艺术。

  携带创意苏帮菜的理想,董伟清“游历”苏州20多家酒店,2005年,他扎根太仓。他说:“这座城市离上海很近但真的很安静,可以让我静心研究菜肴。

  “因为爱所以执着!”但董伟清总爱创新。2007年,凭借一道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外形几乎一模一样的菜肴,他和团队备受关注。

  “菜品就是厨师的人品!”从厨20多年,董伟清带过很多徒弟。虽然自己的团队很稳定,但他还是忍不住感叹,现在厨师流动性太快了。“可以耐着性子‘萝卜切三年,掂勺掂三年’的学徒很难找到了。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配穿白大褂,一是厨师,二是医生。做厨如行医,烹鲜若治国。“现在厨师的社会地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希望这份职业更有爱,更受大家尊重。”董伟清十分憧憬未来的厨师生涯,让做菜的人更幸福,吃菜的人更快乐!(完)

编辑:枫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