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光,看见胜利的历史

08.12.2015  11:05
穿越时光,看见胜利的历史 - 新华报业网
穿越时光,看见胜利的历史 - 新华报业网
来源: xh.xhby.net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中国战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审判日本战犯史实展”共展出6244件文物,来自中、日、韩、美、俄、以、加等7个国家和国内60座城市,其数量之多、品级之高,国内罕见。它们是从12000多件文物、史料和各种档案中精选而出的。

  如此海量的文物是怎样汇集而来的呢?不能不说说它们背后的故事。

  文物征集组60个城市淘宝

  “博物馆展览,内容为王!” 2013年12月,新展厅工程启动,朱成山被任命为纪念馆扩建工程展陈指挥部指挥长。“当务之急就是征集文物。”朱成山回忆说。

  “我们几乎全员出动,纪念馆仅留下1个副馆长,人手还不够,就聘请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南京市社科院等单位专家一起,分成7个文物征集组,每组负责3个省份,去年春节一过,向全国撒开了网。”朱成山记得,他们前后跑了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60个城市,数不清的乡村和街巷,成为最早在全国大量征集与抗战相关文物的单位之一。

  纪念馆同时发动了国内的民间收藏家帮助广泛征集文物。东北的张广胜和詹红阁,云南腾冲的吴绍福、贾志伟、戈叔亚,成都民间抗战老兵会会长杨红雷,常州的陈汉卿,南京的郭永柱、韩传寿、徐雷等,他们为纪念馆征集了成百上千件文物。

  纪念馆还把目光撒向海外,发动世界各地的朋友,帮忙搜寻与中国抗战胜利有关的文物。后来,直接派人去了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以色列等国家,征集相关的文物史料。

  虽有艰辛,但收获满满。“一年多我们共征集到12000多件文物、史料和各种档案,真是没想到。”朱成山说,有了这些宝贝,更重要的是展开研究,不但要搞清楚它们的形状、材质、功能,更要挖掘出它们所承载的历史故事。比如有一个“饼干桶”,是二战时荷兰制造商制作的,印有参加《开罗宣言》的四大国领导人和国旗图案,表示中国的居然还是清朝龙旗图案,可见信息的闭塞。

  对这些文物,纪念馆多次召开研讨会,邀请国内顶尖专家进行解读,反复考证,对历史负责。经过筛选,最后6244件文物在新展厅中与观众见面。

  70年前的

  野战吉普还能开

  在“不屈的抗争”展区,观众们会看到一辆军用吉普车。军事爱好者一眼便能认出:这是辆威利斯野战吉普车,是当年驻滇缅盟军和中国远征军常用的。

  “是云南腾冲的文物收藏家从缅甸收获来的。”纪念馆保管科副科长孙红亮说起这段经历依然激动。去年初,他们偶遇这辆车时,它正停在腾冲的一家汽修厂里,令人对其是否原装充满怀疑。经过反复认真地比对,确认其外形、发动机、大杠等主要部件都符合历史数据,仅篷布、座椅有更换。谨慎起见,他们又请了专家进行鉴定,进一步确认它的真实性。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辆车竟然还能开。”为鉴定真伪、包装运输,孙红亮三上腾冲,最后一趟,才把这辆吉普仔仔细细包裹起来,辗转昆明、杭州,终于把宝贝运回南京。

  文物征集者讲得很平静,征集路上其实充满刺激、失望和艰辛。“在外人生地不熟,往往凌晨1点多还在赶山路,胡乱睡上几个小时,早上6点多就要爬起来,吃口泡面出发。

  纪念馆保障处唐传贵处长和资料研究员张国松说,每到一地,他们都会去古玩市场“淘货”,但常常假货充斥,很少有找到真文物。“可是不管有没有,我们都会去看,万一有呢?

  “妥为保管”的

  东京审判记录

  在“正义的审判”部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国际检察组成员、中国检察组首席顾问倪征yu有一个“专柜”,陈列着他生前用过的打字机、轮椅、眼镜、东京审判判决书底稿等十几件物品。这批文物是倪征yu之女倪乃先10月刚刚捐赠的,尚未来得及进行文物评级。朱成山说,其中最为珍贵的当属倪老当年在东京法庭使用过的英文打字机、东京审判庭审记录和装文稿等物品的箱子,其历史价值巨大,必定会被评为一级文物。

  那台便携式英文打字机保养得很好,键盘字母依然十分清晰,不愧是世界名牌“Hermes”(爱马仕),更重要的是,倪大法官在东京审判时使用的就是这台打字机。

  “有一次我去看望倪先生,他正在用这台机器打字,这台打字机陪了他一辈子,我还与他在打字机旁拍了合影。”朱成山深情回忆起与倪家的交往。“倪大法官在世时,我们就很熟,我多次去过倪家拜访,两次邀请倪老参加在京举办的临时展览开幕式。倪老先生去世时,我专门去北京八宝山参加追悼会。他女儿倪乃先与我也是10多年的老朋友。

  10月,朱成山到北京开会,发现宾馆就在倪乃先家附近,他也没打招呼,就登门拜访,恰好倪乃先在家。朱成山谈起正在扩建中的三期新展厅陈列,倪乃先便拿出父亲的各种物件给他看。

  一纸袋的东京法庭庭审记录,倪乃先说父亲从不示人。朱成山说,这些宝贝给我们新展厅吧,没有比那里更好的去处了!让更多人看到这段历史,也是对倪大法官最好的怀念。虽有不舍,但倪乃先最终还是决定将这些文物交给纪念馆。

  这个牛皮纸包如今就放在爱马仕打字机边上,纸包里装着用这台打印机敲打出来的大叠庭审记录,纸包封面上倪老手书的“妥为保管”四个钢笔字清晰可见,似乎是倪征yu对后人永远的提醒。

  “不容青史尽成灰

  在“南京审判”部分的文物组合中,有一批判决书底稿原件陈列于展柜中,均为一级、二级文物,来自南京军事法庭庭长石美瑜先生,其珍贵程度殊不一般。

  石美瑜,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庭长。在审理南京大屠杀案期间,组织法庭调查,收集了1000多份幸存者口述记录与外籍人士证词,将谷寿夫、向井敏明、野田毅、田中军吉等战犯绳之以法。

  朱成山介绍,石美瑜虽然公认是审判日本战犯的大功臣,自己私心却总对冈村宁次等战犯未被判刑而备感愧疚。在复杂的内心状况下,他珍藏着大批判决书底稿,没有交给官方。跟随蒋介石赴台时,专门用一只皮箱装着带去。他对儿子石南阳交代:这批资料要交给懂得历史的人,否则宁可付之一炬。一位在南京的台商告诉担任律师的石南阳:南京有个侵华日军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可以去看看。于是,石南阳借旅游之际拜访朱成山,但见面时并未提及家中珍藏。

  “他是面试我来了,看我、看我们的纪念馆是否值得托付。”面试通过,石南阳回台不久即写信过来,表示要捐赠父亲的这批史料。他说,“不容青史尽成灰”。

  2004年12月13日这个特殊的日子,石美瑜遗孀石沈和玉、之子石南阳,专程从台湾赶到纪念馆,捐赠117件珍贵文物资料,有南京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的起诉书、判决书、会议记录、询问记录、照片、书籍等,其中包括该法庭审判战犯谷寿夫、向井敏明、野田毅的判决书原件。

  这次新展厅布展,朱成山戴上白手套,逐一挑选了25件,作为重要历史文献展示了出来。

  展厅里有他捐赠的

  100多件文物

  6日下午1点多,在等待记者的间隙,鲁照宁成功抢拍,买下两本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出版物。他告诉记者,还有几样实物已在寄往南京的路上。2004年以来,这位美籍华人已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捐赠史料文物1500多件,新展厅里就有100余件。

  展品中,鲁照宁最珍爱那套日本在环太平洋各地投降的原版胶片,由美国城堡影片公司1945年发行。“这是人类的胜利。”鲁照宁说。

  两条丝巾也是鲁照宁的心血藏品。一条印有日本投降当天的新闻报纸;一条是飞行员的逃生丝巾,上印飞行图,标注着经纬度。鲁照宁解释,从美国飞虎队开始,丝巾这种女性物品,被用于军人装备。丝巾比纸张耐保存,也更容易被人找到,必要时还能用于包扎伤口。

  实物史料就是这样神奇,哪怕细微如一张小纸片,也穿越时光,看见活生生的历史。一张中国战区向日本军队投放的劝降宣传纸片,两面分别印有英文、日文两种文字,大意是“持纸片者已经停止抵抗,请按国际法对待,并把他带到最近的指挥部”。人性的光辉从未泯灭,即便面对惨绝人寰的杀戮者。

  这次回国,鲁照宁带回一件美国士兵的马甲,上面印有主人名字的中文翻译“教耳吉”,并印有红字,“穿此衣者乃美国军人,请协助保护并许通行全中国”。仅凭马甲上的几个字,就会让他获得异国百姓的帮助吗?“会的。”纪念馆副馆长王伟民介绍,美国飞虎队的飞行服上都印有飞行员的血型和部队番号,即便在荒郊野岭被发现,当地百姓也会竭尽所能给予帮助。

  马甲上还印有主人的姓“BRUNSKY”,据初步考证,这是个波兰姓氏。从波兰,到美国,再到中国,是人类携手反罪恶的缩影。马甲主人的故事还有待浮出水面,只要马甲还在,和它相关的一切,就不会被遗忘。

  本版撰稿:

  于英杰王晓映王拓颜芳廖卉

  本版摄影:

  余萍吴俊万程鹏蒋文超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