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吸纳社会组织构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
日前,泰州市民政局与市区大润发超市、海陵区威度户外用品厂等多个商家签订救灾物资代储协议。一旦发生灾害,可提供价值五十万元的救灾应急物资,维持灾区人口的基本生活。
加强灾害应急处置和救灾保障能力、启动市区“佑护万家”自然灾害惠民保险项目、加大对灾情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投入……近年来,我市努力探索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将更多资金投到构建地质灾害防治、气象灾害防治、水旱灾害防治等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中,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一道道防线。
吸纳社会组织参与防灾减灾
“遇到地震,先躲后跑;遇到火灾,你得学会借助绳索高楼缓降,自己会打安全结,得知道如何烟雾逃生……”
前不久,海陵区美好社区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无锡市361综合减灾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他们教给社区居民一些自救和第一时间救人的方法。
今年5月上旬,市民政局专门筹资30万元,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吸纳了无锡市361综合减灾服务中心参与市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为海陵区、高港区、姜堰区分别打造一个创建典型(海陵区美好社区、姜堰区东街社区、高港区新城社区),并建立长效机制。
“设立综合减灾服务中心,旨在指导泰州市积极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也为今后的创建提供样板。”无锡市361综合减灾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他们已在我市相关社区开展了多堂“逃生自救”课讲授,通过搭建活动板房和模拟场景,教会居民防灾自救。
“社区作为人民群众生活起居的场所,在自然灾害危机管理中处于基础性的关键地位,具有重要的应急职责和防灾减灾功能。”市民政局救灾减灾处处长柳阿红表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可以不断提高社区防灾减灾自救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增强我市城乡社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佑护万家”覆盖163万户籍居民
6月8日,姜堰区梁徐镇坡岭村四组村民林银喜家中电路老化短路引起局部火灾。林银喜一个电话打到市民政局后,经过快速处理,保险公司第二天就将赔付金6000元安排到位。
2014年7月,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联合平安保险公司启动了“佑护万家”市区自然灾害惠民保险项目,项目覆盖市区163.27万户籍居民和55.68万户自住房,以及抢险救灾中受到人身伤害的非户籍施救人员,197.5万元保费从政府福彩公益金和慈善捐款中支出,不需要群众花一分钱,也无需办理投保手续。
“‘佑护万家’保险项目通过购买商业保险,既缓解了因临时大额救灾支出对政府财政造成的压力,分散了灾害风险,又充分发挥了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以全省最低的小额保费支出为杠杆,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和力量参与到灾害救助工作中来。”市民政局副局长丁亚明说。
“市区低保、五保、孤儿及重点优抚人群因自然灾害造成人身意外伤害的,赔付限额在其他人群基础上增加10%。”丁亚明说。
据了解,保险公司建立了理赔绿色通道,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对材料齐全的案件,确保在受理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理赔到位。2015年7月5日,海陵区工业园朱塘村曹宏银家中煤气爆炸,四人烧伤房屋受损。事故发生后,村委会工作人员及时报案,保险公司查勘人员立即奔赴现场查勘,将房屋损失金额现场确定下来,并于第三天赔付到位。
据统计,去年市区自然灾害惠民保险赔付达130万元。今年1至5月,市区累计赔付已有60多万元。
组建2000人的灾害信息员队伍
前几天突降大雨,高港区白马镇多户蔬菜种植户未遭受任何损失。由于信息员报送信息及时,他们已提前做好蔬菜大棚防雨措施。
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年防洪形势严峻复杂。日前,市民政局已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全市2000名灾害信息员全员上岗,及时防灾报灾。
据悉,灾害信息员在农村和城市社区上岗后,将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所有灾害信息员必须确保信息畅通,做到灾害发生之前积极防灾,灾害来临之前及时转移群众,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报灾、第一时间救灾,确保灾情发生后人民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有病能及时治疗。
用先进装备“武装”灾害信息员,让他们真正成为报灾“千里眼”。今年6月初,市民政部门给市区46名灾害信息员发放了移动报灾终端。终端安装了民政部报灾软件APP,信息员可以第一时间上报区域性灾害,发回图文并茂的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