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赋渔新书追忆“失落的故乡”

10.08.2015  10:02

  铁匠、织布匠、豆腐匠……

  

  昨天下午,“日暮乡关何处是”——《匠人》新书分享会在南京先锋书店五台山店举行。这是南京作家申赋渔最新力作,近日由浦睿文化出版。书中,作者通过15位手工匠人及其家族的命运故事,讲述了一个有数百年历史的村庄的兴亡衰落,追忆了“失落的故乡”。

  在活动前的采访中,申赋渔告诉记者:“我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出生的,也许是最后一批农耕文明的见证人。我们曾经看过奶奶用纺车纺棉,父亲从河里担水,夏天在晒场上听邻居讲鬼故事。而这一切,都渐渐离我们远去。”至于怎么会专门从“匠人”角度开写,申赋渔说,其实他本是想写一部《百年村庄》的,因为太过庞大,写好的10万字又放弃了。反而是其中写了两个匠人,得到朋友们的一致好评,于是就索性全用匠人为主人公了。而为了采访村子里的老人,他这几年间专门十多趟回乡重新梳理素材。而在结构方面,申赋渔特别提到,15个故事中,这篇的主角便是下一篇的配角,互为补充,似一幅“乡村清明上河图”。在昨天的分享会上,著名作家赵本夫委托女儿带来了自己对申赋渔作品的解读。“一个优秀的作家,一定会寻找属于自己的路径。这种寻找也许要很多年,甚至一生。而从申赋渔这几年出版的作品,包括《匠人》,可以看出他开阔的视野、关注的对象和情怀。”

  另外,该书的装帧也值得一提。作为“老搭档”,申赋渔与著名装帧设计师朱赢椿合作的《一个一个人》、《逝者如渡渡》等书,均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作者申赋渔在“书衣匠”一章中,记录了设计师朱赢椿花在这本书上的心思——《匠人》的封面是一张朱赢椿的木刻作品,木板上雕着“匠人”两个字,就是现今封面的样子。“木匠”“瓦匠”“铁匠”等十几个章节名字,均有朱赢椿别出心裁的设计,“剃头匠”三个字是用刀片写成;“铁匠”是用一支没把的圆头毛刷子写的;“织布匠”是用一把小油漆刷子蘸了水写的;“瓦匠”是用一片窄窄硬硬的薄纸写的。而整本书的边缘和序言的底色都是漆黑漆黑的,“像是从着火的锅灶里抢出来的。”而这就是两人想达到的效果,意为把对故乡的记录及时地抢救出来。记者仲敏

编辑: 刘 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