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分享
近日,张先生向媒体反映称,他四年前在营业厅办理的尾号为6789的手机卡,被告知要到2043年才能调低其300元的底线消费,合约期29年。张先生表示,办理时的合同已经找不到了,但工作人员曾口头承诺两三年之后即可更换套餐。
手机资费合约引起的消费纠纷很常见。像6789这样的手机序列号被称为“靓号”或“吉祥号”,而购买这样的号码一般都存在几百元到一千元不等的保底消费、预存话费、最低消费、合约期等限制条件。“靓号”要求预存话费、设最低消费等到底合不合理?应如何规范?
侵权格式条款可认定为无效
张先生的遭遇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同情和共鸣。因张先生与运营商签订过合同,大众对事件孰是孰非的判断,落在了合同是否有效上。日前,国务院第八督查组在北京、天津等地明察暗访,发现运营商依然存在资费标准不公开不透明、对消费者进行选择性告知、套餐费用所包含的隐含条款、附加条件往往不予提示等问题。
在移动、电信和联通的官网上,记者看到,靓号(号码)/套餐服务被放在了页面显著位置。在移动“靓号”区随机选一个号码点入,就会发现,想要购买号码需先选用188元或288元的任我用套餐。记者致电10086人工服务时,工作人员也表示如需购买“靓号”,必须先选套餐后购号码。
记者继续下拉页面,却未找到套餐使用多久可进行更换的提示说明。只有资费内容下注明:当前促销价格为188元/月、288元/月,优惠期至2018年12月31日,活动结束后将按258元/月、458元/月计费。当记者询问详情时,10086人工客服解释说,合约到期后,即可更换套餐,在12月31日之前,用户会收到是否更换等提示信息。
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会长邱宝昌告诉记者,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运营商如果未将产品的真实情况完全地告知消费者,就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邱宝昌补充说,运营商应把每个月交多少钱,交多长时间,能不能把“靓号”用一段时间然后改成一个普通套餐,或者不用套餐这些情况都告知消费者,以便消费者选择。
“随着科技的进步,移动通信系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如果把一个套餐的时限限制为29年,显然不合理,该合同条款属于限制消费者权利的格式条款,其内容无效。”邱宝昌指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述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靓号不应成为运营商私有物
“十几年前在营业厅十块钱办的卡,ABAB号,没有最低标准套餐。去年想换套餐,被告知属于靓号,只能上调不能降。”很多网友都表达了这样的困惑,为什么自己的号码突然就被运营商“选中”,成为了所谓的“靓号”,运营商是根据什么把手机号分成三六九等的?
记者发现,百度百科把靓号划分为6大类,共包含12个别类,多是有规律的排列、顺口或重复排列、组合循环。在移动官网上,设有7类尾号选号规则,另设有9个谐音选号。中国电信号码覆盖更为全面,不仅区分出主题,还设立了10个尾号、11个谐音规则,另设立了以177和199开头的靓号专区。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负责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运营商从码号资源中认定划分靓号行为具有主观性、随意性、无边界性。
“号码资源属于国家财产,‘靓号’不应成为某个运营商的私有物。”邱宝昌指出,电信码号资源属于国家,运营商通过付费获得使用权。《电信网码号资源管理办法》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取得码号使用权后,不得向用户收取选号费或占用费。“而且运营商为每一个码号缴纳的费用不存在价格区别,也不应该对不同的号码设置不同的价值。”邱宝昌强调。
记者了解到,现实中,运营商往往会给不同的号码设定不同需求,比如最低消费、预存话费,形成不同门槛,让用户选择,号码越好,套餐等费用越高。业内专家表示,这是在号码不能买卖的规定下,运营商为获利而打出的“擦边球”,变相收费。
“相关通知也规定,运营商按占用码号的数量缴费,不得转嫁到用户身上。”邱宝昌认为,号码本身并不具备价值属性,靓号和普通号享受的服务是一样的,为靓号使用设定门槛,显然有违公平交易原则。而且号码资源属于国家,本身就不应买卖。“目前运营商实际上是在进行一种牟利,尽管说的是“使用”,但其实有买卖性质,涉嫌违规。”
无论是普通号码还是靓号,资费标准都应遵从民法“意思自治”原则,由双方予以协商确定,靓号并没有由运营商单方面做出限制性规定的特权。
市场监管部门需主动发力
记者发现,除了运营商环节外,网上也存在不少以经营靓号为主的网站,淘宝店、贴吧里也有不少出售靓号的信息,其中贩卖的靓号价格动辄几万、几十万。由于特殊寓意、自身名片推广、收藏等需求,手机靓号成为了消费者追捧的对象。业内专家认为,手机号码资源的稀缺以及市场有效监管办法的缺失,是导致手机炒作“靓号”的原因。
在邱宝昌看来,运营商等手机靓号出售方推波助澜的去宣传靓号,是对科学理性消费的一种误导,天价手机号的存在也会扰乱市场,引发强制交易和捆绑销售等问题。通信专家马继华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工信部发现哪个运营商的号卖高价,就停拨码号资源,其次是工商、税务发现了相关情况也可以处罚。
9月5日,安徽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安徽移动、安徽电信、安徽联通三大通信运营商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责令三家公司要废止或修改引发的针对所谓靓号附加不合理条件的文件和办法。9月27日,安徽省工商局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一位负责人表示,三大运营商仍强调“办理靓号(吉祥号码)业务附加不合理条件”做法的合理性,声称准备降低条件,而不愿意从根本上纠正。
“如果市场未做到有效监管和惩处,运营商本身是不会主动做出改变的,在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市场监管部门应及时出手。”邱宝昌提示消费者,一定要注意最终签订在纸面上的合同内容。“不要只听经营者怎么说,要把合同看清楚。每个月何时交费、交多长时间、中间能否终止等都应该考虑,要理性消费。”(见习记者郭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