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深化试点 江苏田园乡村从盆景变风景

15.11.2019  12:23

        特色风貌的乡居、怡人的乡风乡情、可“造血”的本土产业,这样让乡村焕发活力、让村民宜居宜业的田园牧歌图景,正在江苏乡野大地徐徐铺展。江苏省自2017年启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以来,累计公布3批136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13日召开的全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上传出消息,目前,首批试点的45个村庄基本完成建设,其中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元山社区观音殿等19个成效显著的村庄,被命名为“江苏省第一批次特色田园乡村”。下一步,江苏省将全面启动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工作。

        设计师下乡,精心打造特色风貌

        13日上午,溧阳市别桥镇塘马村,暖阳照耀下,几位村民正在田间劳作,绿油油的蔬菜、多彩的花朵、特色小屋依次映入眼帘。塘马村将专家顾问、乡贤代表、村民代表等融入建设队伍,设计师下乡“陪伴”,每个项目从规划到实施、再到建成运行,都有相关专业人员实时跟踪指导,并根据村民意愿和村庄实情不断优化方案。村庄用“轻介入”“微改造”等方式,对砖瓦、木柴、农具等废弃物或老物件灵活运用,让闲置房屋、院墙花坛等在巧妙装饰下,散发独特乡土气息;鼓励木匠、泥瓦匠等乡土工匠参与村庄建设,用本地传统营建手法就地取材,石片、竹子、青砖等乡土材料在精心打造下,呈现出丰富多样的乡村风貌。

        农民是乡村的真正主人,设计师下乡充分调研、听取村民诉求,方能为各具特色的乡村“量体裁衣”。江苏省邀请熟悉乡村情况、热心乡村建设的设计大师、专家学者和优秀设计团队等,实质性、全过程参与特色田园乡村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推行规划设计陪伴式服务,履行好设计师负责制。

        苏州市副市长蒋来清说,苏州在推动设计下乡中,建立高水平设计师名录,科学确定村庄定位,还编制《苏州市乡村建设负面清单》,从技术层面框定建设红线、给予负面警示。目前,全市试点村庄驻村设计师(含团队人员)达96人,平均每月服务4.1次、服务时间32.7小时,累计出具署名意见642条。

        塑形留魂,古村落焕发新风采

        乡村振兴,核心在人。在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的同时,农民的精神风貌也需跟上。溧阳市住建局党委书记、局长钱栋介绍,塘马村租赁村民闲置房屋,将其改造成美音梨园、百合文苑、本乡本土屋、书法教研基地等,吸引很多文艺团体入驻,让村民体验文化活动带来的活力,打造“文艺塘马”。

        江苏省要求各地在建设特色田园乡村时,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加大对古村落、古建筑、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的保护力度,重塑乡村魅力和活力,让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焕发新风采。

        苏州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注重保护彰显“西巷太湖原乡”等特色原始村庄风貌,充分挖掘“祝甸水乡金砖”“冯梦龙廉政文化”等特色文化和“肖家巷河阳山歌”等乡风民俗,努力让村庄有“颜值”、更有“气质”。

        “我们新建兰址村农耕文化园,运用农耕器具打造15个微型景观,组织文化惠民系列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东台市委书记陈卫红说。

        到2022年,江苏省将创建500个左右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同步带动市、县共同开展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力争在全省建成一大批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特色田园乡村,并将采用“以奖代补”的形式,对达到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评价命名标准相关要求的村庄予以奖补。

        培育产业,激发村民创业热情

        溧阳市溧城镇八字桥村礼诗圩,离城区仅5公里,依托区位优势,村庄重点打造溧阳环城游憩带上的特色田园乡村。村里打造的荷花基地,高峰时一天观赏人数最多可达数万人。村庄与“喝了没”线上平台合作,创立5家共享农家厨房,63岁的陆阿姨便是参与者之一。她告诉记者:“很多城里人来旅游,会租用厨房做饭,我家房子一侧就是菜园,各种时令蔬菜可供挑选,做一顿饭200元。

        像陆阿姨一样,很多村民在家门口通过自主创业致富。目前村中由村民自主经营的土菜馆、农家厨房有6家。村庄还盘活19户闲置农房,用于公共活动和商业经营。各类社会资本的进驻,带动300余人就业。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后,农民人均收入由之前的1.7万元提至3万元。

        江苏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村民在家门口圆了就业梦、致富梦。南京市高淳区东坝镇青山村垄上建设特色茶艺文创基地,运营“漫之淳”品牌,形成垄上碧螺春、垄上红茶、精油皂等产品系列,仅这一基地就吸纳本地村民就业创业70余人。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进入从“试点示范”转入“试点深化”与“面上创建”并轨的新阶段。江苏省要求各地把产业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培育发展1-2个产业基础实、竞争优势强、比较效益好的特色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品牌创建主体,力争培育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知名品牌,打造更多叫得响的“后备箱商品”“伴手礼礼品”。(白雪)

 


来源:新华日报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