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将海军精神注入城市灵魂

21.05.2015  11:11
泰州:将海军精神注入城市灵魂 - 新华报业网
泰州:将海军精神注入城市灵魂 - 新华报业网
泰州:将海军精神注入城市灵魂 - 新华报业网
泰州:将海军精神注入城市灵魂 - 新华报业网
泰州:将海军精神注入城市灵魂 - 新华报业网
泰州:将海军精神注入城市灵魂 - 新华报业网
泰州:将海军精神注入城市灵魂 - 新华报业网
来源: xh.xhby.net

  海军诞生地 水兵“母亲城

海军中学

爱国拥军促进会走军营慰问活动 双拥广场 拥军典范刘秀兰慰问泰州舰 社区双拥工作站为优抚对象送年画 央视报道泰州市退役士兵村官培养工程 “五百”优抚走基层活动

  这里,虽不驻防海军,

  中国海军却从此处驶向万里海疆;

  这里,没有一支水兵队伍,

  中国水兵却称她为“母亲城”;

  这里,继承传统勇于创新,

  一直在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上探索,行进……

  【光荣足迹】

  泰州古称海陵,原为长江口与黄海交汇处的一片陆地,是江淮之间通江入海的交通枢纽、重要门户,历来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

  革命战争年代,泰州是富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在这片热土上,诞生了中共江浙地区第一个农村独立支部,爆发了“五一农民暴动”,发生了我党统战史上著名的泰州谈判,取得了黄桥决战、苏中七战七捷(首尾两战)、渡江战役(泰州段)等威震敌胆的著名战役的胜利。陈毅、粟裕、张爱萍、张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长期在此战斗、生活,留下诸多佳话。人民海军从这里驶向远海大洋。战火中,泰州儿女舍生忘死、前仆后继、为国捐躯者达万人之众。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地级泰州市的组建,为新泰州实现“富民强市、率先崛起”的宏伟目标提供了决定性的大机遇,泰州的历史由此掀开崭新一页。今天的泰州已成长为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全感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薪火相传】

  泰州是一座爱国拥军传统深厚植根的城市。泰州人民十分重视对革命历史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扬,十分珍视与人民海军部队建立的传统友谊。泰州各级党委、政府、驻泰部队和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军地携手、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共同谱写了一曲曲“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动人篇章。

  泰州率先实现转业干部“立项积分,公开选岗”安置办法,打造军转安置“阳光工程”。在全省率先开展退役士兵免费培训,首创“学历+培训+技能”的泰州模式。制定军队转业干部随调家属安置办法,与军转干部安置同步进行。驻泰部队支援地方建设成绩突出,广泛开展国防教育、扶贫帮困、爱心助学、“一助一”双带双扶等活动。市本级连续三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去年在全省第十届双拥模范城命名表彰大会上,泰州五个市(区)榜上有名。

  创新是泰州双拥之树常青的秘诀。近年来,当地努力创新具有泰州特色的双拥工作模式,积极探索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大力推进军民融合的新路子,倾力打造“海军诞生地、水兵母亲城”城市名片,创造了一批新的特色和亮点。不少做法在全省、全国属首创,受到部队官兵的欢迎,得到国家民政部和省双拥办领导的肯定;很多做法还作为典型在全国性会议上作了交流,成为泰州双拥工作的新品牌。

  泰州双拥人的辛勤工作有力地保障了社会安定,通过主动服务、创新服务、超前服务,化解涉军矛盾、稳控涉军群体,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三个名城”建设保驾护航。泰州还涌现了一大批拥军优属先进典型,2013年泰州市梅兰春酒厂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秀兰荣获《中国双拥》年度人物──“社会拥军典范”提名奖。

  1

  打造城市名片传承海军精神

  “海军诞生地、水兵母亲城” ——近几年,泰州市紧紧围绕这张城市名片,充分利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优势资源,投入资金对海军诞生地纪念馆进行了重新整修和布展,将海军精神注入城市灵魂。

  泰州市组织宣讲队把馆藏史料以多媒体形式送至东海舰队登陆舰、海军泰州舰,把海洋知识送进学校、机关、社区、乡村。为提升海军诞生地的文化品位,当地相继命名海军中学、海军小学、海娃艺术团和海军大道。泰州还在海军中学命名“海军班”,开展“海军精神在我心”、“今天的四好少年,明天的海军战士”等活动,让海军精神溶入青少年精神血液。泰州双拥与海军泰州舰开展丰富多彩的共建活动,在泰州舰设立“精武成才”奖励基金和“拥军图书室”。同时,申请以海军文化为背景的多项省市级课题,其中《构建海军特色的校园文化的实践研究》、《海军校园文化背景下的“三进”工作创新实践研究》均已立项并进入课题研究阶段,充分彰显海军特色。

  2

  率先成立爱国拥军促进会搭建社会拥军新平台

  众人拾柴火焰高。双拥创建仅靠民政一家之力远远不够,迫切需要调动全社会的拥军热情。为引导和规范社会各界主动参与社会化拥军,泰州于2012年在全省率先成立爱国拥军促进会,吸收机关企事业单位作为会员,搭建机关企事业单位拥军活动平台。得到省双拥办领导的高度肯定。

  促进会成立以来,泰州双拥边探索、边总结、边改进,精心策划系列走军营慰问活动, 2013年、2014年连续组织市民防局、地税局、扬子江药业集团、梅兰春酒厂有限公司等会员单位,分赴河南省武警、海军泰州舰、成都军区开展“送亲人嘱托、送家乡祝福”走进军营慰问活动,向部队官兵捎去家乡父老的牵挂和温暖,社会各界的拥军热情得到了充分调动。

  如今,促进会已成为泰州新时期发动社会力量支持军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平台和载体。

  3

  首创社区工作站夯实双拥基石

  泰州双拥工作像一艘开足马力的船,迎难而上,破浪前行,创新创优能力在全省首屈一指。泰州市以市委办和政府办的名义,出台了《泰州市加强社区双拥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社区双拥工作的机构、人员、经费和任务,解决了双拥工作在基层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怎么办事,曾经的挠头难题迎刃而解。

  组建一支能够为优抚对象提供优质服务的好队伍。工作站紧紧围绕优抚对象的所思所想所需,建立了就业、保健、生活服务等6个专业服务队。以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为主体,建立职业介绍服务队,为优抚对象提供就业服务。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体,建立健康服务队,为优抚对象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为体弱多病的优抚对象提供一对一服务。以居家养老服务站为平台,为生活不方便的优抚对象提供日间照顾、送餐配餐、精神慰藉等服务。工作站还协调驻社区的机关、学校和工商企业,为优抚对象提供个性化服务。

  摸索出一套指导社区如何开展双拥工作的好方法。泰州双拥采取每名社区干部与一名重点优抚对象结对挂钩,做到家庭情况清、身体状况清、思想动态清、主要困难清。双拥工作站与从社区应征入伍的现役军人建立网上交流平台,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每年召开两次优抚对象座谈会,对重点优抚对象和现役军人家属做到逢年过节必访、立功受奖必访、生病住院必访、思想波动必访、重大变故必访。发挥社工作用,深入家庭,加深感情,化解矛盾。社区双拥工作站对政府而言,是一个了解基层情况、开展群众工作的平台,对优抚对象来说,多了一个反映合理诉求、提出合理建议的渠道。特别是社区“网格化”管理后,消除了优抚工作的“盲区”,优抚政策在基层有人宣传、解释、落实。同时,当地还发挥工作站在涉军维稳中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疏导和隐患化解工作。

  目前,全市已建立社区(村)双拥工作站1800多个,提供拥军服务30多项。这项工作在全国优抚安置服务管理座谈会和全国社会化拥军研讨会上作经验交流,省双拥领导小组对此高度肯定并全文转发。

  4

  勾勒文化风景线挖掘宣讲革命故事

  徜徉在泰州街头,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城市里殷殷涌动着双拥情。

  近几年,泰州双拥会同海陵区着力打造双拥文化广场、双拥一条街和双拥示范社区。以新四军东进广场为依托,宣传革命历史,传播红色文化;在河滨广场风景区,以陈毅指挥新四军东进塑像为中心,建设集娱乐休闲、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于一体的双拥文化广场。原南京军区政委方祖岐上将亲自题写广场名称,陈毅元帅之子陈丹淮将军特地来到泰州双拥文化广场,瞻仰陈毅元帅塑像,对泰州双拥广场建设给予高度评价。

  在税东街商业区建设成的双拥一条街,临街商户、门店、停车场等地均设置双拥宣传标语标志,泰州双拥与沿街商户签订合作协议,对现役军人购物优先优惠。

  引东社区的“拥军集结号”服务品牌,高桥、莲花社区的双拥长廊,成为双拥文化宣传新阵地。全区城市社区设立“学军课堂”,邀请现役军人和干休所老军人授课,让优抚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

  靖江市组织机关干部及企业负责人过“军事日”、为中小学生开设主题国防教育课、请烈士家属进社区宣讲英烈事迹;高港区新建高港烈士陵园、规划设计以退役舰艇水上展示为特色的海军主题公园;姜堰区举办“激情三水”双拥文艺晚会、双拥书画摄影展、双拥征文汇编。

  泰州的双拥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接地气,营造了浓厚的双拥氛围。一批主题鲜明的双拥文化产品应运而生,创作了《板桥故里双拥大爱》、组织“水兵母亲城、荡漾双拥情”和交通杯“魅力泰州”双拥摄影大赛、围绕纪念延安双拥运动70周年,开展征文、书画展等系列活动,多篇作品被中国双拥杂志刊登。今年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当地又开展阳光地税杯“镜头中的老兵”摄影图片展。

  泰州双拥以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为支撑,成立革命故事宣讲团,开展“写红色故事、讲红色故事、颂红色故事”系列活动,将封存在纪念馆内的烈士事迹编成故事,挖掘整理120余篇并汇编成册,面向全市宣讲。目前已宣讲近200场,在大中小学校和社会各界组织的爱国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民政部《民政信息参考》和《中华英烈网》转发了泰州的经验。

  5

  培养士兵村官人尽其才科学安置

  泰州是兵源大市,退役士兵如何人尽其才,科学安置,事关千家万户,也事关军队和谐稳定,泰州市为此动了很多脑筋。近年来,泰州双拥会同市委组织部,试点探索实施退役士兵村官培养工程。

  该市将退役士兵的就业与村级干部的培养相结合,采取订单式培训、师徒式帮带的办法,经过社区事务管理与服务专业培训后,委派到户籍所在村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聘期3年,享受副村职待遇。到目前为止共选聘73名退役士兵村官到岗任职。

  2014年6月,泰州市委、市政府、军分区联合出台《关于实施退役士兵村官培养工程的意见》,制度化、规范化推进。今年3月,相关部门和承训学校与73名退役士兵村官面对面座谈,畅谈在村任职感想,拓宽下一步发展思路,收到了良好效果。

  今年,泰州双拥着重在推动各市(区)出台扶持政策和退役士兵村官培养及树立典型上下功夫,落实退役士兵村官导师及帮带制度,完善考核及奖惩机制。开展跟踪服务,督促落实福利待遇,帮助退役士兵村官解决实际困难,培养挖掘先进典型,初步总结形成典型经验,进一步放大退役士兵村官培养工程的社会效应,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反响。

  得到基层农村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这批退役士兵村官较好地融入了农村工作,很多人已独挡一面。乡镇、村和群众普遍反映:退役士兵守纪律、能吃苦、肯学习、接地气。

  得到民政部、江苏省委和泰州市委的充分肯定。退役士兵村官被作为深化改革的措施之一写进了中共江苏省委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得到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央视《新闻联播》、《军事报道》报道了退役士兵村官培养工程的做法。《泰州日报》、《中国社会报》、《中国双拥》杂志、《人民前线》等都进行了大篇幅报道,新华社采写了内参。

  6

  开展“五百”活动拓展精神抚慰

  为提高优抚对象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及时了解优抚对象的关切,泰州双拥依托社区双拥工作站,开展了“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结百家亲、暖百家心”优抚“五百”活动,将优抚对象物质保障与精神抚慰相结合,完善走访慰问、挂光荣牌、发慰问信、贴春联、送喜报等传统性慰问制度,开展“七必访”、“拉家常”、敲锣打鼓立功报喜、八一春节座谈慰问、挂“光荣之家”门牌等活动。

  和平年代最不能忘记的是革命功臣和他们的亲属。近年来,该市为重点优抚对象和在乡老复员军人以及1-6级残疾军人进行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组织走访慰问。全市共组织集中疗养100期2280人次,医疗巡诊3355人次。加强“一助一”帮扶力度,结对帮扶6525户、累计投入资金近1200万元、扶植项目146个,为116户重点优抚对象家庭提供免费司法代理,使一大批困难优抚对象脱贫致富。通过优抚走基层,增强优抚对象的光荣感和自豪感,社会各界支持参与优抚工作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7

  打开教育通道提升官兵学历层次

  教育拥军既是地方开展拥军活动的重要内容,又是高校服务部队的崭新创举。

  2011年初,在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的大力支持下,泰州学院创新高校“双拥”思路,将政府资助的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前置到士兵服役期间,专门与“泰州舰”合作,为符合条件的“泰州舰”士兵提供免费接受高等教育机会。

  泰州学院结合泰州舰实际,采用远程网络教育与教师面授相结合,舰上小组学习为补充的教学模式。截至目前,学院已派出12批主讲教师共36人次为学员们进行课程面授辅导、考试与考核检查,不折不扣地完成了各课程教学任务。

  目前,泰州学院为“泰州舰”士兵已开设“法律事务”、“计算机应用”、“物流管理”3个专科专业,已招收238名学员。2014年还增设“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招生对象扩大到随军家属。2012级的首批学员已有32名如期毕业,获取函授大专学历。

  “一朝师生情,终生铭于心,学子闯天下,母校候佳音”,泰州学院向毕业生发出的寄语,不仅感召着毕业学员奋勇前行,也在“泰州舰”广大官兵中产生了强烈共鸣。随着两地军民合作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双方将会进一步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在两地共同栽培的友情之树上结出丰硕成果!

  本版撰稿:张亚坤崔赟智李锦黄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