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社区矫正引入循证矫正成效初显

19.05.2016  09:51

 

真感谢心理咨询师,是他们对我的心理状况进行矫治,帮我克服不良心态,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人。”5月16日上午,在苏州姑苏区社区矫正中心接受心理矫治的社区服刑人员唐某对记者说。

这是江苏司法行政系统根据社区服刑人员人格特点、犯罪经历、改造表现和矫正证据等情况,开展循证矫正试点工作的一个缩影。

循证矫正是指遵循证据,也就是针对犯罪的特点来进行矫正,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矫正方法。近年来,我省不断探索对社区服刑人员的个案矫正、教育改造质量评估等,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和试点经验,为开展社区矫正循证矫正工作提供了实践基础。”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柳玉祥表示,作为司法部确定的首批社区矫正循证矫正试点省份,江苏将继续推动扩大深化试点,进一步降低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

紧扣犯因证据  靶向目标更精确

是黄主任帮我改掉了19年暴躁易怒的坏脾气!”5月11日,张家港市社区服刑人员吴强(化名)说。

吴强幼时父母离异,其跟随继母生活在一个充满辱骂和暴力的家庭。两年前,因犯聚众斗殴罪,吴强被苏州相城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两年三个月。

  社区矫正初期,吴强不服管教。张家港市社区矫正管理教育服务中心主任黄巧琴根据其个性,制定了循证矫正方案。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我市开展社区矫正循证矫正试点工作,经过两年实践研究,成功探寻了暴力型、盗窃服刑人员、外地籍、未成年服刑人员等10余类社区服刑人员的针对性矫正方法。”苏州市司法局局长朱正介绍,目前,苏州共有社区服刑人员2600余人,市矫正局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危险性评估量表,并采取综合性评估方法,检测出中高度再犯危险服刑人员108名,确定其中54名为循证矫正对象,另外54名为参照对象,吴强是其中之一。

明确对象后,我们对每一位都开展了犯因性需求测试,即可能导致其重新犯罪因素的评估,并根据他们的犯因性需求和获取的矫正证据,制定个性化循证矫正方案。”黄巧琴介绍,循证矫正方案一人一案,一人一册。

前几天,吴强在一次纠纷中竟然很好地收敛了脾气,这让他自己都大感意外。原来,他在菜市场看到好友与他人起了冲突,就上前拉架,对方认为他偏向好友,当场推了他一把,吴强忍了下来。“我用社区矫正工作者教我的方法压住自己的气头,然后找民警解决。我自己也觉得,火气没以前那么大了。”吴强说。

以前进行矫正,更多的是灌输式、填鸭式教育,社区服刑人员参与程度和积极性不高。现在,我们紧扣社区服刑人员犯因证据,突出精准矫正,具有针对性,服刑人员也容易接受。特别是矫正者以帮助者的角色出现,减少了社区服刑人员的抵触心理。”黄巧琴说,循证矫正是降低再犯率的良方。

扩大矫正项目 “润物无声”效果好

确定试点对象后,我们在评估犯因性需求、制定矫正项目时下足了功夫,力求精准,确保效果。”苏州相城区社区矫正科科长潘红卫说,相城区正建立以社区服刑人员犯罪类型、罪名(案由)为基础,叠加性别、年龄、共同犯罪、累惯犯等多维度的矫正项目。

据介绍,相城区司法局对社区矫正试点对象进行了全方位测试,了解其成长史、生活史和犯罪史,准确评估犯因性需求;选拔7名执法工作者、5名优秀社会工作者、5名优秀志愿者组成矫正工作团队,与两名省司法警官学校具有心理学、教育学和犯罪学知识背景的专家老师建立工作联系,共同设计制定可行性矫正项目。

记者翻阅档案时看到,5名参与试点的社区服刑人员每人都有一本循证矫正档案,里面详细记录着犯因性需求以及矫正计划。

汪平(化名)两年前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半缓刑2年,经测试分析,他的犯因性需求主要是社会功能不足、同情心缺失、存在犯罪思维、自主性缺失、有暴力倾向。

我们根据汪平4个方面的犯因性需求制定了相应的矫正计划,目前,针对其社会功能不足的矫正项目,已制定完成并实施。”相城区元和街道司法所副所长朱建东说。

记者注意到,21页的《社会交往矫正项目》分为矫正目标、工作原理、干预方式、进度安排、绩效评估5个方面。进度安排中,有熟悉环境和面对现实、学会诚信和信任、学会尊重和理解等10个单元,每个单元内容不同、课时不同,循序渐进。

为构建具有江苏特色的循证矫正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提高教育矫正质量,2013年7月,省司法厅制定下发《关于开展社区矫正“循证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在苏州市先行开展社区矫正循证矫正试点工作。

至今年初,循证矫正试点进入结题阶段,循证矫正案例库基本构建完成,试点成果初步显现。苏州市司法局印发了《关于开展社区矫正循证矫正工作的实施意见》《苏州市社区矫正循证矫正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苏州市社区矫正循证矫正试点工作指南》等措施。形成理论研究成果10余篇,为开展项目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积累相关证据  数据库管用实在

我知道自己缺点很多,也庆幸自己成为循证矫正对象,有机会得到社区矫正干部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刚刚期满解矫的苏州市姑苏区社区服刑人员许弘(化名)说。

姑苏区目前共有170余名社区服刑人员,但犯罪两次以上的却占30%。为此,姑苏区司法局筛选出11名再犯风险较高的社区服刑人员参与试点。

为提高循证矫正功效,姑苏区不仅筛选了另外11名情况类似的社区服刑人员为参照组,并积极与这22名社区服刑人员家庭所在社区联系,跟踪做好循证矫正工作。

我们在广泛评估暴力型、盗窃类社区服刑人员犯因性需求的基础上,成立了由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主任戴艳玲等7人组成的专家咨询组,与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合作,共同研究循证矫正课题。”朱正介绍,循证矫正难点在“证据”寻找,循证矫正数据库是储存和积累相关“证据”的重要载体,市司法局与有关技术公司合作,在全省率先研发建设循证矫正数据库,包括矫正专家库、理论资料库、工作实例库、标准案例库,尽可能扩大“”的积累。试点以来,累计量表测试2600余人次,问卷调查1200余人次。

据了解,在已经初步建立的矫正专家库、工作实例库、标准案例库基础上,江苏还探索拓展数据库内容,增加方案库、工具库存储量,建立矫正方案库、矫正工具库等,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便捷。

循证矫正研究与实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建设案例库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循证矫正研究实践的重要成果之一。案例库中的每一个典型案例,都是根据科学理论进行反复试验做出的结论,能够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便捷有效的方法。”省司法厅副厅长张光东表示,江苏将通过加快数据库信息化建设、加快研发社区矫正评估工具进度、加强循证矫正案例库建设,进一步深化循证矫正工作,全面提升社区矫正教育质量和水平。

 

(摘自:2016年5月19日《江苏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