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创新成就“非常之城”
26.02.2021 08:30
本文来源: Huaxia.Com 江苏新闻
科技创新周期较长,有时板凳要坐十年冷。在常州,“科技长征”已坚持了15年,常州企业家里更不乏“十年磨一剑”的创业精神。
2008年以来,中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坚持十年科技长跑不动摇,最终实现ZT7系列高性能碳纤维工程化的重大突破,开发出百吨级T700/T800级柔性工程化生产线,迈入市场第一方阵,成功在深交所鸣锣上市。
“做新材料,一半是技术攻关,一半是对未来理想的追逐”常州世竟液态金属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晓林说。液态金属是折叠屏手机的关键材料,由于工艺难度极高,目前成规模的生产企业少之又少。常州世竟成立于2015年成功完成了液态金属小批量试制,去年被评为潜在独角兽企业。
目前,常州拥有创新型领军培育企业71家,科技型上市培育企业410 家,独角兽企业2家、潜在独角兽企业13家,瞪羚企业157家。
依托科技创新,一批企业打开市场、快速发展,一批企业则加快转型升级,重塑发展骨骼。在中天钢铁,全国钢铁行业首家“5G+工业互联网”集成创新应用项目试点示范应运而生,“一键式炼钢”让该公司摘得中国工业大奖;龙城精锻开发的自动化爪极设计制造一体化平台,让产品开发时间减少24%……
企业创新转型的同时,常州产业链也加快优化提升。在动力电池产业领域,常州构建了从电池正负极、隔膜材料、电池单体到电池系统的完整产业链,走出了创新链、产业链“双向融合”的新路。
当前,常州的创新支持政策从“后补贴”转向“前激励”,更加注重创新全链条、全周期发展,这为优势企业加快发展壮大提供支撑。恒立液压、金昇实业等一批企业,积极拓展创新视野,在德国、瑞士、美国等地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吸纳众多国际化技术、一流人才等“为我所用”,跻身国际行业产业领域前沿。
常州也加快国际化载体发展,中德、中以等园区相继在常落地,区域创新浓度进一步提升。2020年,中德产业创新与合作中心在常州科教城正式启用,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经有20多个项目签约入驻,预计年底将增至40个。
近日,常州发布《关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实施意见》中明确,常州将坚持开放创新与协同创新相融合,着力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汇聚国内国际创新力量,打响以“科技新长征”为特色的开放协同创新合作品牌。(完)
本文来源: Huaxia.Com 江苏新闻
26.02.2021 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