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出版业改革发展趋势

29.02.2016  14:18

              认识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常态,准确把握出版业发展新常态,对新闻出版业制定“十三五”规划、制定发展战略、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出版业应该努力优化结构,实现向数字出版转型,应该把建立创新驱动机制放到出版工作的核心位置,使创新成为出版人的内在追求。

              出版业应把文化价值的传播作为首要任务,应该承担起传播文化价值的责任,转变单纯追求规模增长的发展方式,努力把数量的增长与内容质量的提升结合起来,把规模的增长与文化价值的传播有机统一起来。出版业应该通过出版销售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富有文化价值的出版物来实现出版业绩的增长。对出版人与出版企业的评价不能再单纯以经济效益为标准,而要看其推出了多少优秀出版物,为社会提供了多少文化价值,建立科学的出版物社会效益评价体系刻不容缓。

              出版的个性化消费将引领出版消费潮流

              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的解放,个人的主体价值受到尊重,人的个性得到张扬,个性化需求正在成为阅读需求的主流。出版的个性化消费是指按照用户的特定需求来生产出版物,使用户参与到编辑出版过程中,得到自己定制的个人属性强烈的出版物,获得良好的体验。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并不是读者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而是要发现读者的潜在需求,通过创意与创新,创造市场需求,引领消费的潮流和趋势。

              按需印刷、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搜索引擎等数字技术使得出版的个性化消费日益成为可能。一方面可以通过互联网集聚海量出版资源,使读者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到他需要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购买行为和购买心理,为其推送有潜在需求的出版物。个性化消费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将成为拉动出版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多媒体联动的出版生态链将逐步形成

              传统出版与新媒体的融合绝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对传统出版加以改造和创新,通过并购新媒体公司整合出版资源,引入互联网基因,以用户需求为主导,提供完整的个性化出版解决方案。同时要充分发挥传统出版特有的优势。

              传统出版与新媒体融合的核心是出版资源的多媒体利用,主要表现为出版版权资源的多媒体开发。这要求我们尽可能地掌握作品的网络传播权、纸质书版权、电视电影游戏改编权、动漫形象权,通过版权运营开发数字出版物、手机出版物、在线教育读物,开发游戏、电影、电视、动漫等,形成靠版权运营赢利的商业模式,推动多种媒体联动发展。

              出版投资拉动出版业发展的作用将进一步发挥

              投资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长期以来中国经济主要靠投资拉动。但出版业的投资相对于铁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出版人的投资意识也比较淡薄。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版投资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出版战略投资者正在不断涌现。一方面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有一些大平台、大项目需要投资拉动,另一方面与出版有关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特别是大数据出版会成为未来出版投资的重点。

              当前对出版业的投资有中央文资办的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国家出版基金,其主要功能是扶持具体的项目,缺乏针对企业的创投基金,而且投资规模都不大。虽然有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但其对出版产业的投资较少。因而非常有必要设立国家出版产业引导投资基金,专门针对出版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进行投资,引导出版产业的发展。

              大平台小作坊将成为出版企业组织结构重要模式

              由于出版产业是创意产业,主要靠个人的创意来生产制作出版产品,每个出版产品都是独特的创意产品,可以批量复制,但并不像洗衣机、汽车等工业化产品那样用生产线大规模复制。而所有的产业都需要大平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通过集聚海量产品为读者选择商品提供便利条件。这就需要把大平台与小作坊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大平台小作坊的企业组织形式。

              事实上许多出版社正在使用的项目负责制、事业部制、编辑个人投资制等都是大平台小作坊运营模式的不同表现形式。在未来,大平台小作坊的组织形式将会更加完善,小作坊将会有更大的经营自主权,大平台将会在公共资源、技术、设备等方面提供最优的服务。总之,大平台小作坊将会是企业组织形式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出版创新驱动机制将进一步健全

              出版行业作为创意产业,需要建立创新驱动的机制。具体地说实现创新驱动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营造创新氛围。要厚植创新文化土壤,营造全员创新、全程创新的氛围,将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要善于应用原型创新、模仿创新、集成创新等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创造性想象,使创新成为出版人的内在追求和生存方式。二是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作用。努力创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使企业在创新决策、创新研发投入和创新成果应用方面的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三是完善创新的评价体系。要建立完善的出版创新成果评价体系,使创新成果能够得到科学的评价,创新人才能够得到精神和物质的鼓励。要努力提高“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评奖的权威性与影响力,争取能在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五个一工程”奖中专设出版创新成果奖和出版创新人物奖,鼓励更多的出版人参与到出版创新中来。

              随着出版创新驱动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中国出版业的增长动力必将更加强劲。

              出版业为生态文明的贡献将进一步加大

              良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珍贵,人们对生活在美好环境中的希望越来越强烈。出版业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参与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出版责无旁贷。

              绿色出版的实质是在出版的整个产业链上,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实现低碳节能可持续发展目标。绿色出版主要包括:使用环保纸张,大力提高森林友好型纸张的使用比例,减少优质原浆纸的消耗;倡导绿色印刷,在印刷的各个环节上尽可能使用环保材料,保护环境不受污染;发展按需印刷,按读者需求印刷,减少无效库存;向数字出版等新型产业转型,实现无纸化出版。

              绿色出版还包括出版环保类图书,倡导生态文明理念等内容。发展绿色出版是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出版人应结合出版内容在为读者提供优质出版物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能耗,实现低碳环保发展,提升出版生态文明水平,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贡献。

              组建大型外向型出版传媒集团是大势所趋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我国的高铁、核电、铁路基建企业在走出去方面取得了不少新成果,这为出版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这些企业走出去靠的是技术优势、质量优势和价格优势。出版企业走出去必须建立自己的独特优势,找到自己相对于输出国和竞争国的比较优势,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出版物,在国外掀起中国文化阅读热潮,促进国际文化合作交流。

              长期以来,我国出版业在走出去方面力量分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走出去的效果。组建大型国际化集团走出去,将会有效提升我国出版传媒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庞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