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哥伦比亚文化交流正当时未来仍有巨大潜力可挖

24.05.2015  07:29

  原标题:中国与哥伦比亚文化交流正当时未来仍有巨大潜力可挖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闫明)正在哥伦比亚进行正式访问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于当地时间22日同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共同出席中拉人文交流研讨会,通过与中哥两国作家的交流而为中拉及中哥文化交流助力。近些年来,中国同哥伦比亚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形式和内容也丰富灵活。那么文化交流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怎样的动力?未来还有哪些潜力可挖?

  汪晓源表示:“如果说古代(拉美)文化与中国或者和亚洲有什么相通的话,有一个说法就是拉美当地的土著人是从亚洲移民过来的。另外在2001年的时候有一个英国人叫孟席斯,他写了一本书,找了很多的证据证明当年中国的郑和率领的团队有可能第一个来到美洲,比哥伦布发现美洲还要早到70年。

  中国驻哥伦比亚大使汪晓源的这番话让我们了解到中国与哥伦比亚从古代时间便开始的渊源,而要谈到近代中哥两国文化交流的缘分恐怕还要从文学说起。人们常说,想要了解一个国家的人民就要去读这个国家的文学,虽然中国同拉美国家的文学交流近些年才刚刚发展起来,不过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为代表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便在中国的文学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即将参加中拉人文交流研讨会的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表示:“马尔克斯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几乎是拉美文学最优秀的作品最新的翻译整个在中国就铺满了,最重要是它不仅对中国的最普通读者,对中国的一些重要作家也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这个是不言自明的。而那个时候,80年代初期正是中国刚刚向世界打开自己,中国文学、中国的作家也如饥似渴地、也渴望在封闭了很久之后也吸取不仅仅是西方的,欧洲的、欧美的,拉美的好的文学的精华。

  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著名作家莫言便是深受马尔克斯影响的人物,在谈到本次研讨会上中哥两国作家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时,他表示:“这个我想大家都做了认真的准备吧,我作为一个作家重点肯定是要谈一下从阅读拉美文学所得到的一些启发,以及由阅读拉丁美洲文学引发的对自己民族文学的创造性的思考。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文学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作品被译成其他语言走向世界。哥伦比亚著名作家罗伯托·布尔戈斯·康托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作家开始在国际文坛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好的作品正需要吸引人的情节来提升其影响力。

  康托尔表示:“我读过莫言的作品,还有一些相对年轻的中国作家的作品选段,我感觉他们正在逐步融入到世界文坛之中。一部作品的影响力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比如西班牙的《唐·吉诃德》和哥伦比亚的《百年孤独》,可能很多人并没有读过这两部作品,但几乎全世界人都知道有这么一部作品中写到一个疯老头对抗着风车,有一部作品里面有黄色蝴蝶。”

  事实上在哥伦比亚,真正了解中国文学作品的作家并不算多。正如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指出的,哥伦比亚等拉美国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了解和研究还有所缺乏,这也正是双方需要加强交流的原因。

  铁凝表示:“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是全世界瞩目的,我觉得文化和文学也应该是面向世界的,我们的文学被认知的,更加丰满和更广阔地被拉美文坛所了解还是远远不够的,也是应该有所了解的。当然文化的差异也还是有的,这种互相的了解不是为了消除这种差异,正因为各自要保持各自文化的特性,也才有交流的必要。

  提到文化交流还不得不说一说近些年在世界各地兴起的“汉语热”。作为南美洲第一所孔子学院,哥伦比亚安第斯大学孔子学院近些年来为哥伦比亚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窗口,而近两年来哥伦比亚“汉语热”的受众群体也发生了变化,更多中小学生的加入使得汉语及中国文化在哥伦比亚有了一个光明的未来。安第斯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张慧晶女士表示:“在整个哥伦比亚,实际上从中小学他们还是很热爱(汉语)的,这是一个变化,原来主要是大学生这一块儿或者说社会人士更热爱一些。像这些中小学(学生),他们的家长和学校方面如果很重视的话,那么孩子就会很重视,因为他们觉得这个语言是未来的语言而不是现在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迹象吧,在未来的十年或二十年之后,会有很多(汉语水平)很出色的人。

  为了让哥伦比亚人对学习汉语更有兴趣,安第斯大学孔子学院还专门开设了关于中国文化的选修课,真正实现了“一举两得”。孔子学院汉语教师袁明军介绍说:“我们有一门专门的文化课,叫当代中国的来源和发展,用西语开,是一门选修课,每学期有大概三十四个学生。我们的汉语课程,老师们在讲课时都会把跟语言相关的文化积极地介绍,然后他们对这些也非常感兴趣。把文化结合在一起的话一举两得,又给他们介绍了文化又增加了课堂趣味性。

  孔子学院哥方院长费利佩·卡斯塔涅达表示,哥伦比亚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间的理解,“汉语在哥伦比亚的推广和传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长期接触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习俗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补充和完善,这也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间的理解。

  事实上,安第斯大学除了教授汉语及中国文化课程之外,还每年定期举行系列的学术讲座、文艺演出、汉语桥比赛等活动,让哥伦比亚人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国。对此,张慧晶院长表示,孔子学院正是在中国与哥伦比亚之间起到了纽带的作用。

  张慧晶表示:“通过孔子学院,普通人可以知道中国,可以知道他想要了解一下中国的一些东西,他有这个愿望,对于中国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是有一些改变的。所以我觉得孔子学院在这起到了一个纽带的作用。

  原标题:中国与哥伦比亚文化交流正当时未来仍有巨大潜力可挖

  稿源:环球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