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给档案造假翻身机会

27.02.2015  13:50

  在中纪委公布的2014年中央巡视组两轮巡视整改情况中,20个省份中15个省份的整改通报提及整治干部档案造假。据媒体昨天报道,在档案中修改年龄、增删履历,将背景材料整体“洗白”,成为一些地方干部人事管理的“潜规则”。

  年龄最多改小10岁、除了性别是真别的都是假的,“洗档案”中诸如这类细节令人瞠目结舌。实际上,档案管理并不缺乏制度,只不过现有的制度会失灵。这主要是权力之手伸得太长,档案的严肃变成只对没有权势的普通人有效。让档案的管理专业化,不至于轻易就被修改,需要完善制度,不给权力插手的机会,一旦插手就有迹可循,有关人员都要为之担责。在此基础上,不妨扩大干部基本信息的公开化,诚如专家建议“建立干部档案数据库并全国联网”,这样能够实现查询的便捷,并为社会监督创造条件。

  现在,尽管有人因为档案造假被查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处罚力度不够。目前,各级组织部门正在对干部人事档案分级、分批展开系统专项审核,各级别公务员和参公管理人员档案均将纳入审核范围,直接向干部人事档案造假乱象“亮剑”,清理和查处一些档案造假行为,升级干部档案监管流程,加大造假的成本。

  毕竟,档案造假不是小事,不仅是道德的瑕疵,更是在践踏法治。严惩这类人,才能警醒更多人。 梅剑飞

编辑: 莫小羽、王瑶